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60652
大小:2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10
《如何处理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处理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王首俊(一)疏导而不堵塞学生多次迟到事件发生后,先找学生了解情况,再去处理。不要动不动就去找学生家长告状,或到学校学生科寻求解决的办法,以开除让其回家为威胁。毕竟学生“做贼心虚”,大多数学生的心理会很敏感、很脆弱;而且学生本来对动不动就找家长、找学校告状的班主任最反感,而此时老师拿家长和学校去刺激他,很容易使他们产生偏激的行为,这样做很容易产生更坏的结果,以至于破罐子破摔。这样实际上是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堵塞了师生交流的渠道。通过实践,我觉得,迟到事件
2、发生后,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迟到事件,自己应该怎样处理问题。多注重跟学生进行交流,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如果自己能解决,就决不要找学校、找家长。 而且,对于学生的迟到,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公共场合发生的事情不要当众批评,或者放到一边个别交换意见,或者通过第三者如其他老师或同学,“漫不经心” 地向迟到的学生传递批评信息,或者巧妙地创设氛围让他于“无意之中”听到你的批评意见,这就好比“隔壁有耳”,故意让学生在“无意之中”了解到你的批评意图,从而认真审视自己的言行,改正过错,弥补不足;学生应该当时
3、承认的错误,第二天、乃至第三天承认了也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突发的学生群体迟到事件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班主任应该先肯定学生思想中正确的一面,因为事物不是绝对的,学生犯的错误再大,其思想中也有合理的成分,这样做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便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教诲。一旦观察到学生开始认真接受了,老师就要及时引导他全面地看待事物,让他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试试会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跳出自我封闭的狭小圈子。(二)静缓而不急躁当学生的迟到发生时,不激动、不发火,是不可思议的,但作为班主
4、任必须顾及到自己的感情会带来的后果,要以理智战胜感情,冷静处理。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 学生迟到后,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想一想, “迟到”事件发生的原因,准备怎样处理问题。班主任要知道: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个性不够稳定成熟的他们,离开父母、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中国有句古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以心相交,以诚相待,这样的话,即使愚顽如石也能感化。班主任在工
5、作中若能用心去征服学生的心,用爱去唤醒学生的感知,对学生的迟到问题皆以诚相待,以父母、以朋友、以姐妹身份相交,必能拉近师生关系,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增强教育感化的力量,收到感化“金石”的效果。学生迟到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最能体现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时候。学生违了纪,班主任往往会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大骂一通以解“心头之恨”,这还不算,总感到受伤的为什么总是班主任,余恨难消,死死盯住迟到学生不放。班主任为学生的迟到耿耿入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有失偏颇。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行为习惯决定了他的品行修养,要求每一
6、个学生都不迟到、表现十分突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正常的。欲速则不达,发一顿脾气、骂一通人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往往是物极必反。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班主任来讲,事发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要有一定勇气的,只有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冷静地思考和处理,给学生留个面子、搭个“梯子”,则会节省很多时间,班级工作也会因此而少走弯路。(三)深“切”而不敷浅学生很清楚应遵规守纪,这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起码要求。因此,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发生重大迟到事件,其背后必有隐情。我们在处理事件时,应深入调查、了解,决不能敷衍了事。
7、班主任批评学生时,即使自己说得非常正确,也常会遇到学生的顶撞与对抗,很多老师对此难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后,他或多或少都可以为自己找点“正确”的理由,加上犯了过错后,他的防犯心理特别强,就像一座防犯坚固的堡垒。教师如果不好好地寻找突破这个堡垒的薄弱点,学生当然听不进你的正确批评。另外,教育学生时,效果如何,并不单纯地决定了教师讲得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是否找准了“切入口”。切入口找准了,犹如庖丁解牛,得心应手,毫不费力。 那么,切入口应选在哪里呢?我认为:应选在学生最容
8、易明白自己错了的那一点上!这一点不在学生过错的大小上,而在学生能不能立即“明白”自己错了。只有让学生自己明白了错处,他才能减少戒心,消除抵触情绪,静下心来听你的话,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时,教师才能循序渐进,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不断扩大战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不然,你拿着权威这把“利剑”,横冲直撞,乱劈乱砍,不是砍在学生的牛角尖上,使他与你产生对立,就是砍在牛尾上,不得要领。 批评教育只有抓住学生最不能占理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