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原理介绍.ppt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

ID:55852577

大小:14.78 MB

页数:49页

时间:2020-06-10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_第1页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_第2页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_第3页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_第4页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细管原理介绍.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毛细管网中央空调系统 原理介绍末端采用毛细管网形式,利用辐射换热方式保证室内空调效果的中央空调形式可以统称为毛细管网中央空调系统。毛细管式中央空调系统包括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独立的适度控制系统。构成如下:前端取能部分冷热源(低温冷源+高温冷源+低温热源)末端(毛细管网+温湿自动控制+除湿系统)地源热泵+毛细管工作原理毛细管网系统优点1、高舒适性2、节能效果显著3、热惯性小4、节省建筑空间5、布置灵活,施工方便1、高舒适原理★人体始终向外散热以保持37℃左右体温平衡,而55%以上的散热以辐射方式实现。夏天室内表面温度降低,人体对外辐射散热增多,感觉凉爽;冬季室内表面温度

2、增高,人体对外辐射散热减少,感觉温暖。★没有常规空调方式的风机噪声和强吹风,柔和安静,健康卫生。2、节能70%的原理★有效利用低品位能源并提高机组COP:冬季供暖热水温度仅30~40℃,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废热等廉价热源;夏季供冷冷水温度仅18~20℃,可以有效利用土壤、地表水、直接蒸发等自然冷源或冷却方式。机组COP大大提高。★不用风机,节省风机能耗。3、热惯性小普通地板采暖热惯性一般4~6小时,毛细管网热惯性0.5小时,便于分区分时智能温控,不但舒适性强,有利于节能。较小的热惯性与传统中央空调风机盘管末端快速启停、分区分时节能控制效果一致4、布置灵活,节省

3、建筑空间毛细管网单位面积散热量大,轻薄、柔软、荷载小,方便与装饰层结合安装,可因地制宜安装在地面、墙面或顶棚,灵活的安装形式,非常适合满足各建筑不同功能分区的使用要求。5、置换新风系统新风被处理到14度相对湿度为90%状态送入室内,承担一部分湿负荷和显热负荷。新风沿地面蔓延形成新空气湖。人体温度远高于室内温度,低温新风在人体加热作用下上浮,包裹人体,让人始终处于新风环境中,并继续上浮通过排风口排到室外。这种气流方式为柱塞式单向流,如吸烟和人体异味都不会相互影响,包括甲醛在内的各种室内环境污染以最快速度排除。系统缺点1、对建筑物围护结构要求较高,必须满足最新的节能65%

4、的设计标准。(冬季热指标小于37w,夏季冷指标小于50w)2、设计参数及计算针对性强,项目类比性差,设计复杂。3、与传统系统相比,施工相对复杂。4、造价较高。温度控制系统1、毛细管网目前国内销售的品牌:德国进口、沈阳德贝纳、上海图柏、北京普来福等5家左右使用特点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高舒适度安装方便免维护免清洗广泛用途辐射采暖制冷超薄辐射采暖毛细管网内芯/隐形散热器毛细管网呼吸式空调地源/水源能量采集器密闭干/干湿式冷却塔(箱)材料特点热塑成型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出厂试压:20kg结构特点换热面积大管壁薄换热效果好换热均匀水力损失小外径4.2,壁厚0.8,内径2.5毛细管网理

5、想的高效换热器规格:0.4、0.6、1m(宽度)长度:600—8000mm毛细间距:15、20、40mm毛细管网辐射的供冷与供热能力抹灰平顶不同安装时的代号表抹灰厚度δ(mm)不同抹灰层及导热系数λ(W/mk)时的代号石膏水泥砂浆隔声砂浆λ=0.35λ=0.45λ=0.87λ=1.5λ0.125R24R21R12R10R3910R38R32R18R13R5515R52R41R23R15R7220R90R70R38R24平均温度=(供水温度+回水温度)÷2毛细管系统的管路设计1、立管、各区、各网片之间尽量采用同程+集分水器原则2、每一分水支路最大供应面积小于25平方米3

6、、毛细管末端系统夏季供回水温度:18℃/21℃;冬季供回水温度:34℃/30℃4、毛细管内流速约为0.04—0.06m/s之间毛细管系统的沿程阻力略小于地埋管系统,流量略大于地埋管系统,基本上循环泵选择不变毛细管敷设时,尽量埋在建筑体内,加大辐射平面,提高散热效果单独供冷或冷热两用时,宜采用吊顶安装方式;单独用采暖时,宜采用地面埋设方式或墙面方式毛细管系统一般只承担显热负荷。湿度控制系统空气的概念空调就是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含氧量进行适当调节湿空气是构成空气环境的主体,是空调的基本工质。湿空气由干空气加水蒸气混合而成。干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78%)、氧(21%)

7、、氩、二氧化碳等对湿空气的特整描述有:压力、温度、密度、比容、含湿量、相对湿度、比热、焓等等水蒸气含量少,但作用最大,在某种意义上讲,空调湿度的调节就是对水蒸气量的调节含湿量d: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的质量之比,即每公斤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量。d=Mq÷Mgkg/kg=0.622×Pq/PgPq:水蒸气分压力Pg:干空气分压力相对湿度φ:湿空气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水蒸气分压力之比。φ=Pq/Pqb×100%Pqb:饱和状态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焓i:物质所具有的一种热力学性质,定义为该物质的体积、压力的乘积与内能的总和。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