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851583
大小:50.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4
《初二上语文期中复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二上语文期中复习题【一】《口技》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2、施八尺屏障( ) 3、众妙毕备( )4、会宾客大宴( ) 5、众宾团坐( ) 6、夫叱大儿声( )7、宾客意少舒( ) 8、虽人有百手( ) 9、妇抚儿乳( )10、奋袖出臂( ) 11、但闻屏障( ) 12、其夫呓语( )二、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1
2、妙众妙毕备__________ 以为妙绝__________2少宾客意少舒 __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3坐满坐寂然__________ 坐屏障中_________4指手有百指__________ 指其一端___________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4、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5、凡所应有,无所不有。6、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7、于是宾
3、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8、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四、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1、《口技》一文中“众妙毕备”一语中的“毕”字和下列词语中的“毕”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毕业典礼B.毕生精力C.丑态毕露2、“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和下列词语中的“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莫名其妙B.至理名言C.有名无实五、回答下列问题:1、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____________,作者是通过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来体现的。2、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
4、用意?3、文章开头和结尾一再强调道具的简单,有什么作用?【二】读【甲】【乙】两文,完成以下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师旷劝学晋平公①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5、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炳烛:点燃蜡烛照明。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卿今当涂掌事()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③吾年七十欲学()④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②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3、【甲】文中孙权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为何“劝学”成功?4、结合【甲
6、】【乙】两文的主题,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发(5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句名言)。【三】名著导读及古诗默写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 ()集,共()篇,是一部蕴含着()和()的作品。2、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玩耍,在迎神赛会上他最喜欢看的是()。童年时的鲁迅有两个爱好,一是(),二是()。3、.《长歌行》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晓喻青少年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孟
7、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本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6、《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既有景,又有情,情景相谐,动人心弦的诗句是:,。【四】阅读《社戏》第10-13段,回答问题。1.给加点的字注音。拔前篙()磕()朦胧()歌吹()2.解释。①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宛转: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