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

ID:55803097

大小: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3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1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2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3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4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5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6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7页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_第8页
资源描述:

《居住小区绿色环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绿色建筑的概念1.GlobleGreenBuildingTrends我国建筑业的能耗:消耗的水泥和钢材:全世界的40%;建筑业运营能耗:全中国的28%;建筑业总能耗:全中国的40%(含建材生产和运输)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标志着生态建筑学的正式诞生。•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使得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同时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德、英、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2、广泛应用。•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方向。•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相续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1:1•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每年一次),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

3、》。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开始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成立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2.绿色建筑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

4、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一般建筑在结构上趋向于封闭,在设计上力求与自然环境完全隔离,室内环境往往是不利于健康的;而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适应调节,就像鸟儿一样,它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一般建筑随着建筑设计、生产和用材的标准化、产业化,大江南北建筑的形式一律化、单调化造就了“千城一面”;而绿色建筑推行本地材料,尊重几千年的地方文化传统,真正造就凝固的音乐,建筑将随着气候、自然资源和地区文化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风貌。•一般建筑是一种商品,建筑的形式往往不顾环境资源的限制,片面追求批量化生产,低成本建设,自我创造形象;而绿色建筑则将被看作一种

5、资源,建筑及其城市发展都将以最小的生态和资源代价,在广泛的领域获得最大利益。•一般建筑追求“新、奇、特”“大、洋.贵”,追求标志效应,欧陆风或XX风盛行;而绿色建筑的建筑形式也将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中获得灵感,“美存在于以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一般建筑能耗非常大,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50%)大户和污染大户(污水排放50%);绿色建筑极大的减少了能耗,甚至自身产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零能耗”(广泛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零排放”建筑。发电节能提高5%,汽车节能提高10%极为困难,而建筑节能轻易可达50-60%。•一般建筑仅在建造过程或者是使用过程中对环境负责,是

6、狭义的“以人为本”;而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从被动的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到主动地创造环境的丰富性,减少资源需求,从狭义的“以人为本”转向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以人为本”。•绿色建筑三大要素及其三大效益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智能控制)——经济效益环保(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环境效益适用(健康,适用,高效)——社会效益1.绿色建筑的技术体系•节能:围护结构(墙、窗、屋面、可调外遮阳);HVAC(分区控制、能效、部分负荷系数、水系统、风系统末端可调);照明、可再生能源、能源分项计量、热回收、蓄能技术、集中

7、能源系统等。•节地:褐地、旧建筑利用;人均用地、地下空间利用;绿化率、物种配置;室外风环境、热导效应;场地保水及雨洪控制;施工水土保持;公共设施共享•TEQ:日照采光(主被动);声环境;热湿环境(自然通风等);室内空气质量IAQ•节材:高性能材料;本地化材料;3R材料;施工废弃物管理;避免二次装修污染网漏损;用水分项计量英能方式特朗估集热墙特点成本太阳能光热系统太阳能光热系统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