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

ID:5578977

大小:2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9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_第1页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_第2页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_第3页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_第4页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教案一、程标准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原始农耕化的特征。二、教材分析本以半坡、河姆渡和大汶口三个化遗址为代表,展示了距今约7000年到距今四五千年的远古历史。我国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扩大,中华大地上遍布氏族聚落,人们逐渐从采集进化到原始农业,从狩猎进化到家畜饲养业,开始了定居生活。本重点:了解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简述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化的特征。本难点:对原农业明的特征的概括。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

2、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饲养的禽畜品种、房屋特点和彩陶艺术。2.通过了解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原始农耕化的特征,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根据内容特点,本采用综合型的方式进行教学。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直观材料,展示字、图表,在学生头脑中产生强信号刺激,使之专注投入,积极思维,主动探究。3.通过分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调动思维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氏族聚落时期我们的祖先

3、在生产技术和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教学准备:1.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2.查阅、收集有关氏族聚落时期的字资料、图片等。3.制作。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2.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它们生活的集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的?(启动思维,学生回忆第1的内容)导入新:我们上节讲到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那么,继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呢?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种植粮食?什么

4、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差别?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要讲述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集中注意力,带着问题积极思考)讲授新:(投影)“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大屏幕)(讲述)顶洞人以后1万年过去了,距今约六七千年的时候,祖国境内的氏族聚落逐渐繁荣起。东北至黑龙江,西北到x疆,西南到云南和x藏,东南到台湾,先后出现了祖国各民族祖先的氏族聚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的生活,生动的展现了那时的情景。(学生阅读前提示,巩固第1所涉及的知识,并在大屏幕上找到河姆渡聚落和半坡聚落的分布地点)(一)半坡聚落(提问)半坡

5、人距今约多少年?生活在哪里?吃什么?是怎样获得食物的?住在哪里?日常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1目,师生归纳知识要点)1距今年代:约六千多年前。2生活地点:陕西西安半坡村。3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投影)“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教师指出,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看“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并阅读第8页小字部分和材料)启动思维——原始农牧业发展,人们衣食稳定了,要求生活相对安定;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磨制石器。(投影)“钻孔石斧”“石磨盘”等。学生仔细观看,认真听讲。(讲述)我们上节讲到顶洞人已懂得了

6、磨制和钻孔技术,到半坡居民时,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这时,磨制石器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制作技术有了发展。考古学上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什么叫旧石器时代吗?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巩固已学知识。比较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总结)在制作方法上,旧石器主要采取打制方法,形态粗糙,新石器则是在打制的基础上采取了磨制技术,工具更加精细。在功能上,旧石器是与采集渔猎生活相适应的,效率低,新石器则是与农耕生活相适应的,劳动功效要高得多。粟的种植。(讲述)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出现。半

7、坡人以农业为主,还兼有饲养等。学生阅读第8页小字部分,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6陶器的制作。(投影)“鱼纹彩陶盆”。(提问)同学们知道陶器是怎样出现的吗?知道什么叫彩陶化吗?(归纳)农业出现后,粮食成了主食,这就需要大量的容器、炊具,陶器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陶器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氏族聚落后的一项重要成就。半坡人使用的陶器大多是红色底子,上面画着青蛙、鹿形等黑色和褐色的花纹,所以称为彩陶。科学家把发现了彩陶的原始化称为“彩陶化”。(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半坡聚落的几个知识点,下面我们将继续学习河姆渡聚落。(学生认真观看,阅读

8、第9页小字部分,思考并回答)(二)河姆渡聚落(学生根据已学习的半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