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待人》教案

《平等待人》教案

ID:5578077

大小:2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19

《平等待人》教案_第1页
《平等待人》教案_第2页
《平等待人》教案_第3页
《平等待人》教案_第4页
《平等待人》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等待人》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等待人》教案《平等待人》教案一、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或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2《平等待人》教案《平等待人》教案一、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或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2《平等待人》教案《平等待人》教案一、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或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2《平等待人》教案《平等待人》教案一、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懂得人格平等的涵义;理解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能够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自傲或自卑。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或不平等,培养认识社会,全面看问题的能力。2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关系也能使自己获得尊重与肯定,反之,歧视和不尊重不仅给他人带伤害,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敌意,恶化人际关系;社会不平等则会加剧社会矛盾,导致社

3、会冲突。认识人人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人与人之间的歧视与压迫是不公正的不合理的,不尊重他人、歧视他人是不道德的;树立人格平等的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意识和态度,形成与人交往中不卑不亢、实事求是、不以贫富贵贱智愚论人的品质。二、教学对象分析:认知结构方面:初中生对平等原则的认识是表面的、不稳定的更多的带有情景性。本知识对他们说,理论性较强,比较陌生。有必要深化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人格平等的观念以及尊重他人、平等待热人的意识。情感方面:初中生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希望被人尊重,也想尊重别人,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接受、肯定、进而内化这种正直的情感。社会背景方面:随着社会

4、的发展,平等观念日益普及,平等待人成为现代社会应备素质。但现实生活中,学生之间家境贫富、天分高低、父母地位高低等方面的差异,同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平等思想及现象,必然对人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进行这一教育势在必行。三、教学内容分析:本以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为中心展开,包括四个小节:第一节:人格平等的涵义、尊重平等的人格;第二节:平等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第三节如何正确对待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第四节:如何消除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四、教学重点:认识人格的平等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五、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六、时安排:2时(第一时)授时间:题:心灵导航之尊重平等人格

5、、平等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教学目标:1探讨什么是人格平等及尊重平等的人格2了解历史上不平等制度及危害,人类追求平等的努力和斗争3了解今天人们的平等观念4了解社会制度及法律和人格上平等的保障。体会平等的意义。了解现实中的不平等现象及思想6了解歧视态度产生的思想根7了解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是美好的道德价值。教学重点:1平等人格的含义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现实中的差异和不平等教学设计:导入:运用美国总统林肯、大豪萧伯纳、俄国作家图格涅夫三组事例,说明尊重平等的人格、平等待人的重要性。1讲解平等人格的定义。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追求幸福

6、的权利,即作为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2平等的人格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结合教材40页《假如社会丧失了平等》一,结合著名诗人马德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得出结论:3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之一,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的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陈旧观念不可能一扫而光。现实中还存在不平等的思想和表现4原因:表现:后小节作业布置: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人与人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表现在那里?教学后记(第二时)题:试卷分析与讲评教学过程与设计:1总体情况:八(1)班参加人数24人,总分1731,均分721。八(2)班参加人数22人,总分1663,均分793。八(1)班90-100共4人,80

7、-89共8人,9分以下人。八(2)班90-100共4人,80-89共6人,9分以下3人。2试题分析:本次单元测试题目难易适中,注重基础,又有一定的能力要求,适合学生的特点,题型多样,有利于学生见识中考的要求。具体说,选择题除第10题外,其他相对容易确定。问答题1、16、18、19、20都和教材紧密相连。以上这些题目都是基础题。只有17、21、22三题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成绩梯度明显。3学生情况:优秀率较满意,平均分基本达标,但合格率偏低。不合格8人,人数太大,不能达到学校的目标。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