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docx

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docx

ID:55778462

大小:20.4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6

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docx_第1页
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前如何把生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距离高考还有一周,这时候,不少同学却感觉自己心里一下子没底了,有点慌神了,不能安下心来做事情,不知道如何是好。在这最后的十天中,考生们究竟要怎样安排,主要任务是什么,心态如何调整,家长又该做好哪些工作,才能把考生的情绪、应试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呢?这是一门科学。  我国的乒乓球之所以保持长盛不衰,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教练员和队医按时间进度,把握、安排队员的训练和营养搭配,保证在大赛中,运动员能够恰好处于最佳状态。我们的心理专家借鉴他们的经验,给广大学生和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学生:生活有序,调整心态,相信自己  高考复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进入初三、

2、高三后,尤其是进入下半学期后,很多考生都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大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挤占睡眠时间、“开夜车”的做法。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往往会事与愿违的。   睡眠的不足导致白天精神不佳,学习效率降低。还有一些同学更是养成了“晚上精神,白天困,深夜学习效率高”的作息习惯,这样的生物节律对于复习效果也许无所谓,只要学会了就行,对于身体是有害的也可以因为是暂时的不予计较。问题是,你本来是为了取得应试好成绩啊,这样做就显然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中招、高考的时间都是在白天!因此,在最后的这十天中,调节好生物钟,务必使自己的兴奋点与高考时间相一致,借用一句流行语:那是相当重要的~!  目前,大多

3、数学校已经进入自主备考阶段,有些考生放假在家进行自主学习,就是在学校的,有经验的老师也已经不再“威逼利诱”了。那么作为考生和考生家长,就非常有必要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开始调节你的生物钟。我们建议:  1、在家学习的考生,每天早晨6:00-6:30起床,洗漱用餐之后8:30-9:00开始复习,午餐后休息一会儿,可以午睡也可以闭目养神,下午2-3点开始复习,晚饭后也可以休息一会儿,再根据情况进行适当复习,最晚不要超过11点就寝。总之,一切时间都要按照高考那两天的作息安排,复习科目也要与高考顺序大致相同,上午考的科目上午复习,下午考的下午复习。这样才可以把考生的生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水平

4、,实现正常、或者超常发挥,考出理想成绩。   在校复习的考生,班主任应与各科老师协调好复习安排,在校时应让学生感到紧凑而不紧张,紧迫而不压迫。务必不要抢占时间,把学生逼到三更眠、五更起的不利境地。提防提前的过度兴奋,导致临考的压抑和疲劳。  2、心理方面,此时的考生很容易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分秒必争型;一种是表面疲沓型。实际上这两种倾向都泄露了考生的紧张情绪,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外显行为进行表达。对于这两种考生来说,学会自我减压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对应试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一考定终身”的时代早已过去。因此对于高考,只要尽力就好,不必强求超常发挥。    其次,要目标合理,让考生感觉通过

5、努力能够达到。       第三要讲求策略,狠抓基础,不再抠新题难题怪题,以免挫伤自信。第四要相信自己有水平和能力,强化信心。经过整个初三、高三的复习,相信每位同学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因此,作为即将应考的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自己说:“我能行!”  家长:保证后勤助“征战”,突发情况莫慌张  作为家长,首先要注意不给孩子过分“优待”,以免增加孩子的压力,起到反作用。建议  家长只要在家庭氛围和饮食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即可。比如在餐桌上说些笑话、奇闻逸事,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在饮食上注意营养全面和口味清淡;还可以准备一些消暑的饮品,如绿豆汤等代替冷饮。饮食卫

6、生比饮食营养更重要,务必杜绝病从口入的渠道,有条件的家长尽量自己给孩子做饭,不要买街上的速食品。  考前一两天,要帮助孩子熟悉考场路线及地形。考试前一天晚上,要督促孩子做好考试用具的准备工作。注意一定要让孩子亲手准备,家长可以提醒和帮助检查,但绝不可取而代之。    考试当天,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家长一定要先保持冷静,因为此时家长是孩子的“主心骨”,家长一句坚定有力的“别着急”,对于孩子来说会起到平静情绪的巨大作用。记住班主任老师和送考老师的电话,以便有事时及时联系, 相信突发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愿所有考生都考出自己满意的成绩!自信应考,轻松应考,愉快应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