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

ID:55752303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03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_第1页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_第2页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地理学习中的困惑与解决措施纵观浙江省各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有一明显特点就是注重对区域的考查。试题多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或直接考查相关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如考查某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工农业生产等。或以区域地理基础知识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去描述和阐释区域地理事象,论证和探讨区域地理问题,谋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分析,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须完成三大教学目标:一是判定区域位置;二是把握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三是研究区域发展问题。在区域地理的学习

2、中,进行区域定位是前提,把握区域特征是基础,谋求区域发展是目的,但在很多的地理学习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惑。困惑一:不知是哪儿在各地高考试题中考查学生区域地图定位能力的试题比较多,能力有高有低,有的区域仅做试题的背景而存在,也有些试题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区域的定位主要依据轮廓形状、海陆位置、经纬网、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事象空间结构及变化等,其中难度较大的是根据经纬网来推断定位。因此掌握区域地位的基本方法,具备区域定位的基本能力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性要求,它是解题的前提。措施一

3、:学会想象,心中有图根据轮廓形状、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等进行区域定位是相对容易的,但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进行,难度较大的是依据经纬网来定位,这需要心中有图。区域定位的训练,一可以沿着各大陆的海岸线“走”一遍,识记沿途的轮廓形状、半岛、岛屿、边缘海及海峡、运河等,之后再进行回忆和想象,想不清楚的再翻开地图册看。二是可以选定几个主要的“点”,使其成为“已知点”,据此来推测图示区域大致的位置。如在赤道是设定三个点:在几内亚湾(00,00),马六甲海峡(00,1000E),亚马孙河口。然后尝试将其连

4、成线,去识记、想象途经的主要地理事物:从几内亚湾出发向东,经刚果盆地,过东非大裂谷,穿越东非高原,横贯印度洋到马来群岛,穿越太平洋,翻越安第斯山脉,横穿亚马孙平原,到亚马孙河口,以“点”带面,熟记重要地理单元的分布。困惑二:不知怎样翻开我们通常所用的区域地理图册,不难发现图中承载的信息过多,过于繁琐,既有区域的地形起伏、地形单元的名称与分布信息,也有该区域的河湖分布,还有矿产资源、城市、交通等信息,甚至于某些地形单元的名称因其排列过疏而无法读全它。面对地图中众多的名称,真不知该记些什么?该记到什

5、么程度?措施二:学会取舍,处理好宏观与微观,模糊与具体的关系如印度的地形笼统来说,北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南北高,中间低。这是一种宏观的把握,相对具体地理事物名称来说是比较模糊的一种认识与把握。而从具体的角度来看,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除地形单元名称的识记外,地形特征也一起掌握。若从微观角度看,北部是喜马拉雅高山区;中部是恒河平原,向东则是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岸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它包括西北部的印度沙漠,高原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总统比较

6、低矮,由西向东倾斜。很明显,在把握如此众多繁杂的地形相关信息时,因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有差异,可按三个层次要求来对待处理:第一层次,宏观把握——印度地形可分三个地形单元,南北高,中间低,这是基础性的要求,也是必须达成的;第二层次,具体把握——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南北高,中间低,加入了该国主要单元的名称,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能达成的;第三层次,微观落实。不过这仅仅是对学有余力,有兴趣爱好的同学,可以鼓励而为之,但绝非课堂教学的目标。困惑三:不知为什么

7、这样在高考试题中,很多的设问是建立在某一地理事实的基础上的,对问题的正确解答,正是对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否得以有效迁移、灵活运用的考查。产生这一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如何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有效地运用高中地理课程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去阐释某区域出现的现象或存在的问题。措施三:学会阐释,做到知“地”明“理”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6题,该题的第一小问属于“看图说话”,难度不大——雪带主要分布在湖的东岸和南岸。而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则是考查高中必修地理所学的相关知识,即如何

8、在某一特定区域将所学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得以实际运用或是灵活运用。对此我们可以做一简单的解析,以此来探讨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如何有效地、灵活地运用高中地理所学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去阐释某一地理现象。第一,“雪”应该出现在该地区的冬半年;第二,“雪”是降水的一种类型,它需有充足的水汽;第三,它是水汽冷却凝固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第四,既然要冷凝,须有一遇冷的过程;第五,出现成云致雨(或致雪)现象,一般该地多为上升气流。基于此,面对五大湖地区“雪带”的分布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