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

ID:55734264

大小:546.58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5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_第1页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_第2页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_第3页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_第4页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7月法学论坛Ju1.,2012第4期(第27卷,总第142期)Leg~ForumNo.4(Vo1.27,Ser.No.142)论因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冉克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当事人一方因受第三人的欺诈或胁迫,与相对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集中地表现为该方当事人、相对人以及第三人之间利益冲突。这里的“第三人”并非当事人一方与相对人以外的任何人,而是受到特定的限制。对于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或胁迫而订立合同的效力,应该采纳《荷兰民法典》所代表的效力模式,以相对人知道或应

2、当知道合同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或胁迫的事实,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撤销该合同的条件。如果遭受欺诈或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受有损失的,可以要求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其全部损失。关键词:合同;欺诈;胁迫;第三人;信赖原则;交易安全中图分类号:D923.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003(2012)O4—0109—07通常情况下,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所受到的欺的,该“第三人”并非概括地指合同当事人之外的诈或胁迫来自合同的另一方即相对人。为保护遭任何人,其范围应受到一定的限制。有学者认为,受欺诈或胁迫的合同一方当事人

3、的利益,法律通“第三人是根据公平性权衡来界定的,不包括意常规定其依法享有撤销权。我国《合同法》第52思表示受领人的‘信赖人’,也不包括那些‘依据条在区分了国家利益与非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规公平性观点并考虑到利益状况’,其行为应该归定一方当事人订立合同之时,受相对人欺诈或胁责于意思表示受领人的人。”¨这些人因与合同迫且损害国家利益的,双方所订立的合同无效;反一方当事人存在特殊关系,其对另一方当事人实之,合同可撤销。施欺诈或胁迫的,应视为合同一方当事人自己的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实施欺诈或胁迫的并非行为,受欺诈或胁迫的

4、一方当事人当然可以撤销合同的相对人,而是合同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合同,并要求相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而不适用第三(排除合同相对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的情形)。人欺诈或胁迫的规定。具体而言,第三人的范围对此,我国《合同法》并未规定,构成法内漏洞。应当受到如下限制:法律应当如何评价遭受欺诈或者胁迫的一方当事其一,第三人不包括合同相对方的法定代表人、合同相对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合理人、负责人、代理人或作为其缔约辅助人参与从事规范第三人欺诈或胁迫所订立的合同的效力,是行为的人。对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代理人以及一个颇值研

5、究的问题。笔者拟从比较法的角度,辅助人实施的欺诈或胁迫行为,合同相对人必须对上述问题予以分析和与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立将其归责于自己。_2。依据德国判例,在所谓的法建议。“金融性买卖”中,只要出卖人的代理人相对于买受人是以信贷促成人的名义从事行为的,金融机一、“第三人”的范围构就必须将由出卖人的代理人所实施的欺诈行为合同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实施欺诈或胁迫归责于自己。在英国,代理人在代表本人谈判期收稿日期:2012—02—26作者简介:冉克平(1978一),男,湖北枝江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华中

6、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合同法,侵权责任法。109法学论坛2012年第4期间实施的欺诈行为,也被视为本人欺诈行为。其三,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之中的受益第三人“授权另一方代表他人签订任何合同的人,承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第三人”的范畴。在为第三责任表明该人在执行其授权的活动中没有欺诈。人利益的合同中,如果对当事人一方实施欺诈或正如他承担责任表明自己在签订合同中没有期许胁迫的人是受益第三人,而相对人不知欺诈或胁一样。”《欧洲合同法原则》与《国际商事合同通迫的事实时,该方当事人是否可以撤销其意思表则》对于

7、第三人实施欺诈或胁迫行为中的“第三示?对此理论上存在争议。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人”的范围,也进行了适当的限制。依据《欧洲合是使第三人取得对债务人直接的请求权的合同,同法原则》第4章第l11条第1项规定,第三人在因而此种合同通常表现为当事人在订立该合同一方当事人对第三人的行为负责之场合,或者经时,以一项附加的“第三人约款”以使第三人取得一方当事人同意该第三人介入了合同的缔结,如该合同设定的权利。_4因此,为第三人利益的合果该第三人犯有欺诈或者进行了胁迫,则在与恰同实质上为附带第三人约款的合同,例如,当事人如该方当事

8、人自己的行为或知晓一样的条件下,之间有买卖、租赁、赠与的基本合同,附带有第三可以获取本章中的救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人之约款。有学者认为,相对人在基本合同中有第3章第10条第1项亦有类似规定。独立之权利,从而相对人为善意时,为保护其利其二,在有些情况下,若第三人与合同相对方益,当事人一方不得基于受益第三人之欺诈而撤在利益方面具有密切联系,以至于从被欺诈一方销之。笔者认为,尽管受益第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