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

ID:55734100

大小:550.2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5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_第1页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_第2页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_第3页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簟3嬲缈籼藏2014年6月DOI:10.3969/j.issn.1006—6535.2014.03.013莫西庄油田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成因张江华,刘传虎,朱桂林,董臣强,周晋科(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东营257000)摘要:综合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图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压汞与岩石物性测试等多种技术方法,对准噶尔盆地莫西庄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组合为主,孔隙结构类型属中孔一细喉道型;沉积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压实作用强是低渗透储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2、胶结作用损失的原生孔隙度一般小于5%,对储层低渗成因起有限的强化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没能发挥明显的改造作用,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沉积作用;成岩作用;莫西庄油田;准噶尔盆地中图分类号:TEl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35(2014)03-0058-04指导意义。引言1储层特征莫西庄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盆1井西凹陷东南,东接马桥凸起,西邻昌吉凹陷,面积为1.1岩石学特240km。研究区侏罗系自下而上分别发育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西山窑组。其中主力含油层位为三1.1.1以低成熟度的岩屑砂岩为主,塑性岩屑发工河组二段,储

3、层厚度相对稳定,隔夹层空间分布育复杂,非均质性强,为中一低孔、低渗储层¨。三工河组二段砂岩类型以成分成熟度低的长截至2012年,莫西庄油田上报探明石油地质石岩屑砂岩为主,其中碎屑成分石英含量一般为储量为2059x10t,展现出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然40%~75%,平均为48.86%,石英颗粒阴极发光下而,“油水关系复杂、油气富集规律不明”等问题制表现为蓝紫色和深棕色,反映出石英颗粒的多源约着该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因此,加强对低渗透性;长石含量一般为18%~35%,平均为20.43%,储层特征的研究,了解低渗透储层的成因,寻找低砂岩中长石种类多样,主要有钾长石、钠长石及

4、斜孔低渗储层中相对优质储层,明确其分布规律,对长石,蚀变程度中等;岩屑含量一般为20%~50%,准噶尔盆地腹部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平均为32.67%(表1),塑性岩屑主要是低变质的表1莫西庄三工河组岩石成分千枚岩及少量板岩、泥岩和云母。塑性岩屑含量与1.1.2砂岩填隙物总量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砂岩的粒级密切相关,粒级越细,其含量越高。填隙物总量低,杂基以泥质为主,平均含量为收稿日期:20130905;改回日期:2013122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准噶尔盆地碎屑岩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规律与勘探方向”(2011ZX05002—0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5、计划(973)项目“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2006CB202306)作者简介:张江华(1977-),男,高级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专业,200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油气地质勘探研究工作。特种油气藏第21卷汞饱和度值大于90%,平均孔喉半径为6.7m。2低渗透成因影响因素主要发育于中、粗砂岩中。具该类孔隙结构的储层物性较好,储集空间以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为主,2.1沉积作用储渗能力强。《瑙逝1圭加∞∞(2)偏细态型。该类孑L隙平均排驱压力为沉积作用除了控制着储层的厚度、规模、空间

6、0.25MPa,汞饱和度中压力平均为3.1MPa,最大分布等宏观特征外,还决定着岩石的成分、结构成汞饱和度值平均为85.2%,平均孔喉半径为0.41熟度、填隙物含量等特征,控制着岩石原始孔隙度Ixm。主要发育于含砾砂岩、细砂岩中。储集空间和渗透率,对成岩作用类型、强度及进程起着重要以溶蚀孔隙和晶间孔隙为主,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作用J,是低渗储层形成的内因。中等。2.1.1碎屑成分及含量(3)细态型。储层平均排驱压力为1.6MPa,Paxton探讨了具有不同含量的石英和岩屑的汞饱和度中值压力平均为37.20MPa,最大汞饱和砂岩储层在压实过程中孔隙的变化趋势,在机械压度

7、值平均为79.3%,平均孔喉半径为0.04Ixm。主实作用趋于结束时,高含石英碎屑的砂岩粒问孔隙要发育于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储集空间以微孔隙的孔隙度从初始的40%降低到26%,而塑性颗粒为主,储集能力和渗流能力差。砂岩中的粒间孔隙基本被塑性岩屑变形充填,没有1.2.3储层相对渗透率特征残留的粒间孔隙;而高含石英碎屑的砂岩孑L隙虽然通过对莫西庄地区5口井17块岩心的油、水进一步遭受了压溶作用的破坏,但是仍可残留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表现出14%的粒间孔隙。低渗透和束缚水饱和度高的特点,束缚水饱和度为在大量砂岩样品普通薄片测试资料的基础上,35%。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