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

ID:55729599

大小:26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6-0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_第1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_第2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_第3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_第4页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上3.4《平面镜》同步试题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章光现象学习内容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第四节平面镜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能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知道光速是m/s.2.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形成课题,建立假说,检验论证,评价发展的思维程序.观察光在空气、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感受我国古代科学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科学文明的自豪感。课外知识无影灯的原理医

2、院里的手术台上方安装的照明灯叫做无影灯,物体在这种灯的照射下不会形成影子,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形成的影又有本影与半影之分.本影是无光线照射的全暗区,半影是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能产生物体本影和半影的光源肯定不是点光源,而是由许多点光源组成的面光源晚间举行足球赛时.我们看到赛场上的运动员在灯光照射下所形成的身影有几个,分布在运动员的前、后、左、右,这些影的个数多少由照射光源的多少决定,这些影是由于运动员的身体只阻挡了部分光的照射而形成的,所以是半影,这时只有运动员的脚下是无光线照射的全暗区

3、,才是本影.假设我们把比赛场上的照明灯沿赛场周围均匀安装,这样就能使每一个灯形成的暗区在其余的许多灯的照射下被照亮,因此半影就消失了,在灯光照明较好的赛场上几乎看不到运动员在灯光下的身影.与赛场相似,手术台上方的无影灯也是这个道理,照明灯把手术台照亮时,使灯光下各种手术器械不至于形成半影,以保证做手术时的照明。课内知识一、光的直线传播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在电影院中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由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

4、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往往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如图3-9所示)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大.在地球上,光源发出的光射入到我们眼睛,所需时间极短,根本无法测得。所以,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直到17世纪.人们或者以极精巧的实验技术,准确测出很短时间,或者用天文观测的方法,终于发现光是以有限的速度传播的1.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在物理学中用字母c表示c=,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中的光速取为2.光在空气中的

5、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视为,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的。3.由于光的速度比声的速度快得多.因此打雷下雨时,雷声和闪电虽然是同时发生的,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4.人们常用“天文数字”来形容特别大的数量.这是因为在度量天文距离时,数字常常很大,若用米作单位,要写上满满一张纸.在这种情况下,光能帮我们的忙。光的传播速度极大,大约为每秒钟30万千米,只要花2.6s就能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打一个来回。利用光的这个特点,天文学家确定了“光年”这个天文学的长度计量单位,1

6、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中所走的路程,有了光年这个大单位,研究天文现象就方便多了。1光年=典型例题讲解例l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分析: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一种能在尾部发光的小飞虫,是自然光源;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虽然看上去亮,但它和地球一样本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电池更不是光源。答案:D例2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栽得直不直,采用的办法是:人站在第一颗树的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

7、树栽直了,其理由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现象C.光的折射现象D.光的漫反射现象分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要想把材栽成一条直线,就应使树只看到一棵,而把其他的都挡住答案:A例3下暴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若看到闪电后4.6s听到雷声,求打雷处与我们的位置距离多远?分析: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它们传到观察者的距离s是相等的,因为空气中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光传到的时间远远小于声音传到的时间,所以闪电传播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即4.6s的时间声音传播的距离就是所求。 已知:

8、v声=340m·s-1,t=4.6s,v光=3×108m·s-1.求:s. 解: 即:∴s=340m·s-1×4.6s=1564m. 答:人距闪电处为1564m. 例4 (2000·北京市)如图所示,是某房间遭枪击后留下的“线索”.B是玻璃窗上留下的“弹孔”,A是子弹打击到墙壁上留下的“痕迹”.M是房间对面的高层楼(M楼与被射击房间距离较近,子弹速度很大).为了近似判断子弹是从M楼哪一房间射来的,用细绳把AB连起来,沿细绳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