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72896
大小:380.5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7-12-19
《职业道德命题说明及讲义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职业道德》部分考试命题说明一、命题原则、基本思路与试卷构成 自2005年起,在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中,对职业道德考试的题量进行了调整。职业道德部分的总试题量由往年的50题减少至25题,在统一考核鉴定中的比重,也由过去的20%减少到10%。但是这种调整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在国家职业资格考核鉴定中地位的下降,更不能表明国家不再重视职业道德。相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职业道德考核的调整,在命题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更严肃的要求。 国家对职业道德考核鉴定的思路,强调了如下基本原则:一是既考核考生的职业道德知识,又考核考生的实际职业道德水准;二是既考核考生的行为习惯,又考核考生的思想态度
2、倾向;三是既考核考生的基本知识要素,又考核考生的能力应用。这个思路规定了职业道德考核鉴定的基本模式,即职业道德考试将继续采用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道德个人表现两大部分的命题思路。 在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要求考生要掌握基本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按照《教程》体例,在上篇,阐述的是职业道德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考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道德、职业道德的知识感性、社会属陛将起到重要作用。对这部分的知识的考核,一般采取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方式命制。在下篇的职业道德规范部分,一般分成三个模块,一是“规范”为什么,二是“规范”是什么,三是“规范”怎样做。这三部分知识之间有机联系,
3、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而其主要目的就是职业道德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和应用。 在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其试题采取离散方式命制,每道试题无绝对正确或唯一正确答案。经过几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此类考核鉴定方式对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职业道德水平产生了积极作用。命题采取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即间接测量方式进行。通过将有价值的行为取向,转换为无价值的行为习惯;通过从业人员内在的职业道德水准在外在的行为和态度上的反映,考察和测量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命题表述一般不带有思想道德倾向,或思想道德倾向不明显。命题采取故事引导、条件设问等方式展开,待测量的职业道德成分隐含在具体的活动和
4、表述之中。命题设定的背景一般分常规情况和特设事物状态,命题考试的内容包括行为选择、态度取向和行为习惯。 二、考试内容与鉴定比重 一般内容而言,职业道德试题均会涉及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职业道德考核的特殊性和界线的相对模糊性特质,加之试题数量限制,职业道德试卷一般分为A卷、B卷两大类。A卷为职业资格考核的五、四、三级(员级)命制,B卷为职业资格考核的二、一级(师级)命制。无论A卷、B卷,每卷试题组成均按照单选8题、多选8题和个人表现部分9题构成。在鉴定比重上,一般每一试卷会考核到每一职业道德规范。 在A卷、B卷中,一般按照下列原则掌握。一是程度区分。程
5、度区分是由考生职业素质要求不同所决定的。例如,对同一问题,对A卷、B卷的考生即不同级别的考生难易程度不同。再如,A卷考生侧重于考核知识的“面”,而B卷的考生则要侧重于考核知识的“点”,即深度的考核。又如,对A卷考生要求的是“知”,对B卷考生要求的则是“知多”、“知广”。二是“知”与“行”的区分。联系客观实际又能够反映价值倾向、心理态度的要求不同。作为B卷(师级)考生,因为其工作方式不同,决定了对其职业道德考核的侧重点与A卷考生有所不同。例如,如果对A卷考生进行的“应知”要求的话,那么,对B卷考生提出的要求就是“应做”,因为师级考生在职业道德建设中要成为模范,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三是思
6、维方式的区分。一般说来,A卷考生的思维定位于“我”,而B卷的考核要提高一个层次,不仅对“我”,而且要考察“我”在处理道德关系的思维的周全性、缜密性,或换言之,合道德性。 三、命题模型与评分规则 在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部分均为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考生只能选择一个选项作为自己的答案;多项选择题则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少选、多选、错选,则一律视为答案错误。试举例说明。 例1:(单项选择)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 A.理想规范 B.强制要求 C.工作习惯 D.行为准则 这是一道考察考生对《
7、教程》掌握情况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试题。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程》第2页),正确的答案是D。 例2:(多项选择)从业人员做到信誉至上,要求( )。 A.理智信任 B.积淀个人信誉 C.维护职业集体的荣誉 D.家丑概不外扬 这是一道职业道德基础知识试题,考察的是对诚信规范关于信誉至上基本要求的理解、把握情况。其中,选项A、B、C,《教程》均有良好论述,为正确答案。而D选项为传统文化所宣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