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第一节煤矿矿床充水条件与矿井突水一、矿井充水条件及矿井水灾的类型充水水源和渗透通道是构成矿井充水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矿井水的来源主要有:地下水、地表水、大气降水和老窑积水等充水水源。多数矿井水害往往由2-3种水源造成。矿井水害可分为地表水害、煤层顶板水水害、底板水水害。矿井周围的充水水源,开采时能否进入井巷,取决于是否有充水通道。只有充水水源通过充水通道,才能形成矿井涌水。矿井涌水通道主要有:构造断裂带、接触带、导水陷落柱、采矿活动造成的裂隙、封闭不良的导水钻孔和岩溶塌陷及“天窗“等。二、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矿井
2、涌水所造成的矿井水灾,通常称为突水或透水。容易发生突水的地点有:(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的地点。(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的地点。(3)打开隔离煤柱放水的地点。(4)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的地点。(5)接近有可能出水的钻孔的地点。(6)接近有水的灌浆区的地占/W、o(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的地点。三、矿井发生透水前的预兆突水前预兆有以下几种:(1)、煤壁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因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透过煤岩壁,聚成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井下空气
3、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水珠,这是假象。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2)、煤壁挂红。这是因为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层或岩层裂隙而附着在裂隙表面的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一般认为巷道已接近积水区。(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很近了即将突水,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2)、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骤然下降,煤
4、壁发凉,人一进去有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就越感到阴凉。但有地热问题的矿井,地下水温高,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时,温度反而升高。(3)、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内温度很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4)、顶板淋水加大。(5)、顶板来压,底板鼓起。(6)、水色发浑,有臭味。(7)、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2)、裂隙出现渗水。如果出水清净,则离出水积水区较远;若浑浊,则离出水点已近。由于矿井水的来源不同,发生透水前的预兆各有特点:(1)老空水透水预兆:由于老空水积存时间较长,水量补给较差
5、,故称“死水”。老空水透水预兆有挂红,酸性大,水味发涩的特点。(2)溶洞水透水预兆:由于洞内积水长期侵蚀溶岩,所以,水多呈灰色或黄色,带有臭味,有时也有挂红现象。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石灰岩溶洞水时,可能出现顶底板来压、裂隙和柱窝渗水现象。(3)断层水透水预兆:断层破碎带中的地下水一般是流动的,补给较充分,故称,活水”o所以很少出现挂红现象,水无涩味而发甜;在岩巷中遇到或接近断层水时,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水较浑浊多呈黄色。另外,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的断层破碎带时,会出现来压,淋水增大等现象。(1)冲击层水透水预兆:浅部掘进井筒常遇到冲
6、击层水,采空区顶板冒落,裂缝沟通冲击层时,也会遇到冲击层水。冲击层水的特点是,开始水量较少,呈黄色,并夹有砂子,以后便急剧增大。第二节矿井水灾的防治技术防治水害的措施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一、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加强水害预测,编制中长III■■—■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探:生产矿井周围存在着许多充水小窑、老窑、富水含水层以及断层。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水体时,可能发生地下水突然涌入矿井,产生水患事故。为了消除隐患,生产中使用探放水方法,查明工作面前方的
7、水情,并将水有计划的放出,以保证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受勘探手段和客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地下含水条件掌握不够清楚,不能确保没有水害威胁,这样就需要推断出可能产生水害的疑问区,并米取措施。为了预防水害事故,当巷道到含水体一定距离或在疑问区内掘进时,必须坚持超前钻探,探明情况或将水放出,消除威胁后再掘进,保证矿井安全生产。为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作好水害分析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实践证明,“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是防止煤矿井下水害事故的基本保证。在有水害威胁的地区进行采掘工作,都应坚持
8、这一原则,绝不可疏忽大意,更不能存有侥幸心理,置水害情况于不顾,一味蛮干。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探水:(1)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窑或相邻煤矿时。(1)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