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

ID:5569714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5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_第1页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_第2页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_第3页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软管打捞及移位技术【摘要】2009年9月14日,台风“巨爵”席卷中国南海,CACT惠州油田不幸处于风暴当中,结果,经过台风的肆虐,“南海发现号"FPS0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锚系破损,水下生产设备严重损坏。本文主要介绍在惠州油田临时复产后,进行的惠州油田二期打捞过程中,将原来弃置在海底的软管进行打捞移位的技术,以保证旧软管不成为新锚系及新软管铺设路径上的障碍物。【关键词】软管打捞及移位;软管打捞索具;ROV水下作业1.油田概述CACT惠州油田位于中国南海,距离香港东南方向约190公里,油田水深大约为115米,其海底石油开发系统是由8个钻采平台及原油存储系统的25.5万吨级浮

2、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南海发现号”组成,该油田包括的生产设施有:钻采平台,海底管线,PLEM,MWA,柔性立管,BTM单点浮筒,“南海发现号”FPSO。“南海发现号〃FPSO是通过8条锚系固定到海底,其海上油田开发工程主要设施如图1所示。2.惠州油田临时复产后的软管情况2009年9月14日,台风“巨爵”席卷中国南海,CACT惠州油田不幸处于风暴圈当中,结果,经过台风的肆虐,“南海发现号"FPSO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锚系破损,水下生产设备严重损坏。在台风过后,CACT进行了惠州油田的临时复产,用“睦宁号”代替“南海发现号〃,将“南海发现号”FPSO解脱并托至船坞坞修,受损坏的软管及

3、锚链被割断并临时弃置在海底。2011年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应CACT邀请,负责惠州油田的永久复产工作,本文内容为永久复产工作中软管的打捞移位,以保证被弃置在海底的软管不成为新锚系及软管铺设路径上的障碍物。本文柔性立管(简称软管)的打捞工作量为:1)HZ21-16"软管;2)HZ21-18”软管;3)HZ26-111.5”软管;4)HZ19~28”软管;5)16”卸压管线。1.软管打捞施工工艺3.1软管参数3.3主要施工步骤惠州油田软管打捞移位的是否成功,关键在于ROV水下将打捞移位索具穿连至软管上,华发船再将软管提拉移位至事先指定的水下存储位置。其水下施工工艺主要分为7个步骤:1

4、)HYSY709船定位至软管上方,保持船位后ROV入水进行预调查,确认软管两边管口有管塞,找到软管的打捞移位索具安装点位置,索具安装点的位置一般选在软管的中点;2)如果软管上索具安装点部位与海床之间没有足够的位置空间可以安装索具,这时ROV需要在打捞移位索具安装点位置进行吹坑作业,以确保索具穿连的空间位置;3)待ROV吹坑作业完成之后,华发船在ROV的导向下,将打捞移位索具下放至索具安装点位置;4)ROV辅助华发船将打捞移位索具穿连至软管上,并确认索具连接无误;5)华发船在ROV的导向下,将软管提拉回收至离海底30米处,在提拉的过程中,ROV要保持监测,确保软管周围没有障碍物;6)华发船

5、将软管拖拉移位至指定的弃置位置,并在ROV的协助下,将软管重新放置到海底;7)ROV辅助将华发船软管打捞拖拉索具解开,华发船回收打捞移位索具,至此完成软管的打捞移位工作。图5打捞移位索具穿连至软管上图6华发船提拉软管图7华发将部分软管提拉至甲板4.技术难点惠州油田临时复产时,软管被切割并拖拉过,而且软管上缠绕着一些锚系的钢丝绳,软管在打捞移位的过程中,高效安全地完成此项工作,保证软管不成为新锚系及新软管铺设路径上的障碍物,确保惠州油田的永久复产。1)密切关注气候窗在逐个软管的打捞移位作业过程当中,需要24h适合作业的天气来保证整个作业的安全。2)索具安装点位置的选择ROV水下寻找软管时,

6、软管有一部分入泥,很难掌握整个的路径,对索具安装点位置的判断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如果软管上索具安装处有出现断丝开II现象,必须对安装点进行重新选择,因为断丝开口会对打捞移位索具造成损坏,加大风险。3)ROV水下作业由于华发船绞车无升降补偿功能,对ROV穿连打捞拖拉索具造成一定的难度,需要时•口寸进行作业沟通。4)确定软管拖拉路径在索具安装成功之后,要确定好华发船的拖拉路径,严格按照路径行船,避免对油田其他设备造成损害。3.技术创新点此次海上软管打捞拖拉作业,通过一步一步的摸索,我们设计了新颖的施工工艺,高效安全地完成此项工作,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儿个方面:1)软管打捞拖拉索具简单采用单一的

7、索具穿梭及连接方式,船舶及ROV操作方便、简单;2)安全系数高在拖拉的过程当中,软管大部分在水中,没有太多的甲板作业,避免甲板人员的作业风险,同时,在路径的选择上,严格避开了油田其他设施,不会对其他设施造成损害。此次惠州油田永久复产软管打捞施工工艺的成功应用,使得惠州油田旧软管不成为新锚系及新软管铺设的障碍物,确保惠州油田永久复产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1]刘义勇、朱邵华,流花11T油田输油管线打捞工艺,2007年.[2]刘义勇、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