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doc

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doc

ID:55695675

大小:4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5

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doc_第1页
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蛋鸡笼养育雏技术要点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1育雏室的选择及条件育雏室要求保温性能好,通风向阳,透光安静育雏室离其他鸡舍有一定的距高,减少疾病传染机会育雏室应满足育雏所需要的空间,育雏笼最好3〜6个一组育维供暖最好利用地下烟道或煤炉利用管道通到室外。1.2育维室消毒在进雏前两周步骤如下:用配好的消毒药液对舍内全面喷洒,然后把侧网底网、饮水器、料槽、粪盘等用具全部移出育维室,清洗干净,浸泡消毒备用。然后用高压水枪对育雏室、屋顶、墙壁笼具冲刷干净,特别是墙角笼壁。等晾干后把底网、侧网归位。用10%石灰乳加入3%苛性

2、钠对舍内进行喷洒消毒罩白。晾干后把料槽、水壶、粪盘、垫纸等用品移入育雏室。随后先把舍内升温至15°C〜20°C,按每立方米用高镒酸钾21克与甲醛42亳升熏蒸消毒,密闭一天之后,通风换气。2入维、饮水和开食2.1入维雏鸡到达之后,即可转入育雏室,按每平方米60只或依鸡群数及笼面积均匀放入铺好垫纸的上两层。及时挑出病雏、弱雏放到笼的上层并与其他健雏隔离。2.2饮水雏鸡人笼后过1个小时用5%〜8%葡萄糖温水或加入电解多维效果更好,把饮水器放入笼的一侧供鸡饮用。初饮后不应该再断水,前期少饮勤添。由于育雏室前期温度高,

3、饮水器很容易污染,建议每天洗刷,1〜2次并消毒。一•周之后在笼的一头把料槽改为饮水器,同时逐渐撤出饮水器给鸡群腾出活动空间。2.3开食鸡群进入育维室24小时或有1/3维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开食以小米、碎玉米粒或全价配合饲料浸泡软化后饲喂。开始应少喂勤添以半小时吃完为宜。饲喂次数,1周内每2小时喂一次,2〜3周每3小时喂一次,4周以后每天喂4次。自然光照时每天3次饲喂要定时定量。前两周直接撒到垫纸上饲喂,一周之后逐渐换料槽,在笼外饲喂,3天之后逐渐撤出。3环境控制与饲养管理3.1合适的温度温度是首要条件,也

4、是育维成败的关键。初生维体温较低,只有39°C,10R龄才达到成年体温,21日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才达到完善。据此在育雏期尤其是前期给雏鸡提供外源温度至关重要。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严防温度忽高忽低,保持温度相对稳定性。育雏室温度前3天33°C〜35°C,以后每3天降1°C至育雏结束,适应自然环境脱温。温度是否适宜一看温度计二看雏鸡适温情况。温度高雏鸡远离热源,翅和嘴张开,呼吸加快温度低雏鸡聚集一起,尽量靠近热源温度正常时维鸡活泼好动,吃食、饮水正常,在育维笼内分布均匀,晚上维鸡安静休息。适温原则:夜间比白天高2

5、°C,阴天比晴天高1°C〜2°C,防疫特别是注射油苗肘比防疫前高2°C,发病时比无病时高2°03.2适宜的湿度雏鸡从孵化室到达育雏室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雏鸡体内水分随着呼吸而大量散发,此时体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又慢,因此前10日育雏室湿度格外重要,湿度为70%,需人工加湿,特别是离火较近的地方。10日龄之后随着雏鸡体重增加,呼吸量、排粪量加大,育雏室很容易潮湿,为防止球虫病不再人工加湿,相对湿度控制为55%〜60%。3.3注意通风换气在重视保湿的过程中切不可忽视育维室的通风换气。雏鸡体重小但生长

6、发育快,代谢旺盛,需大量的氧气,同时鸡群密集,由于呼吸及粪便和潮湿垫料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气体使空气污染。10口龄后雏鸡逐渐开始换第一次羽。如果这些污染物不能及时排出,极易引起维鸡发病,因此随着维鸡日龄增加,通风换气应逐渐摆到首要位置。建议3日龄之后逐渐加大通风量,前期逐渐打开门窗,后期在保湿情况下逐渐打开门窗。把握原则是前期换气时间短、次数多,阴雨天或防疫后先把室温升高2°C再通风换气,注意防止贼风侵袭。3.4适中的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重要条件与鸡群整齐度直接相关。一*般情况

7、1周内60只/平方米,2〜3周40只/平方米,4〜5周30只/平方米,6周至脱温20只/平方米。调整密度应与防疫、断喙相结合。即每周防疫时及时调整密度,逐渐把维鸡往下面空余笼位移。3.5合理的光照制度实践充分证明了光照对鸡的活动、采食、饮水、繁殖的主要作用。为促进雏鸡采食和生长,一般采用人工补充光照,雏鸡1〜2日给予24小时光照,3〜7日23小时,以后每3天减少1小时直至育雏结束,自然光照。关灯以夜间零点开始,逐渐向前向后移。3.6及时断喙断喙一般在7-10□龄进行,断喙长度应切去上喙1/2,下喙1/3。为防

8、止应激和出血,在断喙前两天可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断喙之后在水中加入抗生素。同肘料槽中的饲料应有一定的厚度,防止喙出血。断喙之后应及时观察鸡群,发现有出血者及时止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