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86912
大小:2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4
《低压电工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低压电工考试题(理论)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工作环境中见到以下标志,表示( ) A.注意安全 B.当心触电C.当心感染 2、国际规定,电压( )伏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击的危险。 A.36伏B.65伏C.25伏 3、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 A.零线B.火线C.地线 4、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 A.在此工作”B.“止步,高压危险”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5、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导致人身伤亡的。 A
2、.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B.烧伤C.电休克 6、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应竭力施行( )和胸外心脏挤压。 A.按摩 B.点穴C,人工呼吸 7、电器着火时下列不能用的灭火方法是哪种?( ) A.用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B.用沙土灭火C.用水灭火 8、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B.数万伏C220伏 9、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 A.触电事故B.电压波动C.电荷超负荷 10、长期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操作者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3、) A.呼吸困难B.神经失常C.疲劳无力 11、下列哪种灭火器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 A.二氧化碳灭火器B.干粉灭火器C.泡沫灭火器 12、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B.坑穴或密闭场所C.高空作业 13、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多少米内,禁止人员进入。() A.10 B.20 C.30 14、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 A.使用万能插座B.使用漏电保护器C.身体或衣服潮湿 15、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电压一般是从(
4、 )伏开始。 A.24 B.26 C.65 16、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B.强光辐射C.热气 17、工厂内各固定电线插座损坏时,将会引起( )。 A.引起工作不方便 B.不美观 C.触电伤害 18、民用照明电路电压是以下哪种?( ) A.直流电压220伏B.交流电压280伏C.交流电压220伏 l9、检修高压电动机时。下列哪种行为错误?( ) A.先实施停电安全措施,再在高压电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的回路上进行检修工作。
5、 B.检修工作终结,需通电实验高压电动机及其启动装置时,先让全部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再送电试运转。C.在运行的高压电动机的接地线上进行检修工作。 20、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确?( ) 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部分与电网的()相
6、互连接。2、保护接地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部分同()紧密地连接起来。3、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的两点时,由于()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这种现象就是触电。4、从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和()。5、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还可用来对( )系统或设备的( )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应是( )绝缘的,线路应是绝缘良好。 6、重复接地是指零线上的一处或多处通过()与大地再连接,其安全作用是:降低漏电设备()电压;减轻零线断线
7、时的()危险;缩短碰壳或接地短路持续时间;改善架空线路的( )性能等。 7、对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要保持地面(),或者铺设()性能好的地面;工作人员要穿( )的衣服和鞋靴,积聚静电及时导人大地,防止静电,产生火花。 8、静电有三大特点:一是( )高;二是()突出;三是()现象严重。 9、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是( )、( )、( )、()等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只要这些要素都能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正常情况下的用电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 l0、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和(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8、l、在充满可燃气体的环境中,可以使用手动电动工具。( ) 2、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用湿手操作开关。( ) 3、为了防止触电可采用绝缘、防护、隔离等技术措施以保障安全。( ) 4、对于容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地面潮湿,或者铺设导电性能好的地板。( ) 5、电工可以穿防静电鞋工作。( ) 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