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69139
大小:1.7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5-23
《飞机量线培训.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飞机系统电路图读图及线路分析测量基础航线二车间内部培训2010.12ByRocky本课程部分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Loading……目录1,电气设备符号2,电路的连接形式3,看图分析的方法4,线路故障的排故分析方法5,读图能力提高的办法6,线路故障常见形式一设备符号SSMWDM前页的熟悉电气设备、部件符号以线路的测量为需要最小的基本的认识只需记住:1,电路的回路:部件和导线连接2,可测量部分,和难测量部分,不可测量部分以线路排故分析为需要,需要熟悉的除以上以外还包括1,逻辑功能示意2,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回路:电源+设备+导线+地逻辑1,0是什么回事?哪一个是与门,哪一个
2、是或门测量什么和电气符号常见的测量,也是本次培训主要说到的测量是指:对于飞机的导线,测量电压,电阻对大多数电气设备的线圈测量的是电阻对于一些电气设备测量的是电感对于一些电气设备测量的是电容(对于某些工卡的要求,会要求测量电流)对于符号中的部件测量区别在一个电气线路里可以这样理解电阻阻碍电流(分压原理)电感阻碍电流的变化电容阻碍电压的变化通常的线路测量中涉及到部件的,必须知道的就是线圈量什么,触点怎么量线路测量几个重要的符号一般来说线圈可以测电阻,临近传感器还可以测电感值线路触点电阻非常小,相当于导线的连接根据线路连接,一般测量电压,有需要才测量电流(但并非用三用表来
3、测量)小结需要熟悉符号SSMWDM0章好学的人,从原理到图,之后从图到原理学习的步骤1,一页图的积累2,一个原理的验证3,对照图纸的故障分析部件符号的读图参考任一SSMWDMATA0章描述。此处略*电路的连接形式并联和串联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就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
4、该电路为并联。思考:图中2个线圈并联还是串联小结:以线路测量为目的,分析线路的串并联形式多数情况下不是必须的。但看清线路的关联关系却是在线路测量排故中能起到一些关键效果。用途在于:1,断开必须的电路支路得到正确的测量2,避免设备损坏3,优化测量排故方法三,读图的思维方法线路的测量结果为故障隔离,故障分析提供重要的信息:”提示“或”确认”线路是否满足电路图中的设计原貌看懂SSM,在线路测量中,才能知道这一步测量得到什么结果,下一步如何测量,如此的连贯,在思维中是一个厘清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概况来说:问题是什么?What如果。。会怎么样?IF看懂SSM,WDM符号
5、连线分电路支干部分简化(切勿一把抓,战略就是放弃)工作原理辅助理解(条件)别忘记图上的小字回路概念,多个小回路组成一个复杂电路电路成回路是指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存在电流。测量中帮助找到问题出自于哪个部分。地的概念:接地点电压为0,电路中其他各点的电压高低都以它为参考点为基准。电压大小是相对于对地端的大小。技巧:看图的”化繁为简“化繁为简是尽可能区别以下电路或功能工作电路控制电路信息指示电路故障警告灯电路四线路故障的测量隔离方法1,什么是排故(troubleshooting)排故是一种艺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个性有一定色彩)创造性,灵感,直觉(有时对有时错)故障树方
6、法是一种逻辑思考方法的图形式表达(不能包括所有的故障,只能是逐步在经验上增加)对问题,设备,故障性质的认知能力排故是一系列逻辑思考的过程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排故思想:是排故过程的综合使用的思维习惯。基础是:了解系统。工作模式,故障指示,系统部位分析,接口系统。不要受理论控制,有一定的大局观来源于真的懂,不仅仅是书面叙述的原理,必须进一步分析敏锐焦点追溯和追问的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识库经验,自己和他人的经验自我教育,注:以下观点并不标准答案思考问题的逻辑方法并不一定来自于某种所谓专业领域。它更多来自生活。简单的逻辑推理,归纳的方法。比如排故就像读书考试时做选择题的思
7、考逻辑:做选择题有以下四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回忆法,即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要填空的内容;第二种是直接解答法,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计算、作图或代选择依次进行验证等途径,得出正确答案;第三种方法是淘汰错误法,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出,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第四种方法是猜测法。有时你会碰到一些拿不准或是超出你的能力范围的题目。如果这些题目没有注明选错倒扣分的话,猜测可以为你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shooting)线路测量与排故的思维步骤1,量什么?2,怎么量?3,说明什么?4,是否需要更进一步,更多的测量5,又说明什么?6,下结论1),量什么?从问题出发:故障认识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