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

ID:55661894

大小:33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3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_第1页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_第2页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_第3页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苏轼诗词的谐趣.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O7期乐山师范学院学报Vo1.29.No.072014年O7月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Ju1.2014论苏轼诗词的谐趣宋永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苏轼作品数量庞大,风格多样,艺术成就极高。对于散见于其诗、词、文各类文体中具有“谐趣”之美作品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多样的艺术风格,更深刻地领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关键词:苏轼;诗词;谐趣;成因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4)07—0008—04OnBeautyofHumorAmongSuShi’SPoetryandi

2、tsOriginSONGYongxiang(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Anhui241000,China)Abstract:SuShicreatesalargenumberofworkswithdifferentstyles.Thestudyofthebeautyofhumoramonghisworkswillmakeusunderstandthedifferencesofhisartisticstylesandappreciatehispersonalcharmbetter.Ke

3、yWords:SuShi;Poetry;TheBeautyofHumor;Origin苏轼是我国古典艺术殿堂里一位极富个人魅力的的“趣”被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且表现多样,有如“理全才,史上有“苏黄”“苏黄米蔡”“苏辛”“唐宋八大家”诸趣”“雅趣”“奇趣”“意趣”“形趣”“野趣”“韵趣”“隐趣”多并称,可见其成就之高。其最主要的成就在文学领域,等。作为“趣”的表现形态之一,“谐趣”历来也为人所重视。本文所要讨论的是苏轼行文风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刘勰《文心雕龙》有《谐隐》篇,对“谐”进行如此解征——“谐趣”之美,以及这种风格形成的成因问题。释:“谐之言皆也,辞浅会俗,皆悦笑也。”[31说

4、单纯的诙谐性语言所表现出的意义,一般比较浅显俚俗,主要作用一、何为“谐趣”在于调笑。但刘氏并未局限于此,文中“故知谐辞隐言,“趣”是古代文论家非常看重的一个理论命题。唐代亦无弃矣”一句说明了他的肯定态度;刘氏将“谐辞”分诗人王昌龄主张“诗有三得”[1],分别是“得趣”“得理”“得为两种:一为仅仅供“悦笑”的“空戏滑稽”之妄语,一为势”,将“得趣”视作为三格之首;严羽推崇“兴趣”说,曾在取悦笑的同时,托词讽谏而有益时用的可观之词。换有言“诗有别趣”“盛唐诸人惟在兴趣”[21。可见,创作者和句话说,就是单纯的戏谑之作和寓庄于谐之作。朱光潜理论家都对“趣”非常重视。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作

5、品中先生在《诗论》中也曾指出:“谐就是‘说笑话”’;“谐趣的收稿日期:2013—09—22作者简介:宋永祥(199o__),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定义可以说是以游戏态度,把人事和物态的丑拙鄙陋和天外,趣味盎然。乖讹当做一种有趣的意象去欣赏”。3.对比、夸张。夸张和对比能够造成艺术效果的成两位方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悦笑”这一因倍放大,更加鲜明地突出对比各方的特点,更为难得的素,因为此乃“谐趣”首当其冲之美学特征;同时又很看是在有“谐趣”的同时往往还能兼具讽刺意味。如苏轼的重其干预现实的作用——此受到“文以载道”传统的影《戏子由

6、》诗:“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常时响,即单纯为了“悦笑”的戏谑之作分量比例很小,且其低头诵经史,忽然欠伸屋打头⋯⋯居高忘下真何益,气中多是创作者逞技斗巧自娱娱人的消遣。与之相对的节消缩今无几。文章小技安足程,先生别驾旧齐名。如今是,更多具有“谐趣”美的作品浸润了作者的审美理想或衰老俱无用,付与时人分重轻。”[邛2诗人用幽默调侃现实抱负,或迫于世俗压力只能委婉道之,或为追求更的语言,将自己与苏辙进行对比,作者实乃自嘲,却更加好的审美效果才选择用具有“谐趣”的表达方式来抒情突出了子由的形象,生动夸张,风趣传神。将苏辙的身高议论,以期达到“讽谏”之效。与学舍的狭小进行了对比,

7、一句“忽然欠身屋打头”读来怎样实现让作品具有“谐趣”之美,或者说具有“谐令人哑然失笑。此诗虽为戏笔,却包含对“道逢阳虎呼与趣”的作品通常具有哪些形式或内容上的共性呢?以诗言,心知其非口诺唯”现实的讽刺,也能看出作者“居高歌为例,古典文学中有“谐趣诗”“戏谑诗”之说,不过由忘下真何益,气节消缩今无几”的那丝悲哀。正如前文所于文论家多受“诗可以怨”影响,少有提及。已有现代学言,有“谐趣”的作品往往具有讽谏意味,且效果会因为者进行分类总结,如从诗歌的形式特征上将这些具有别这种特殊方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