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

ID:55656205

大小:1.2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0-05-23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_第1页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_第2页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_第3页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_第4页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学煤矿水文地质与防治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与防治第一节地下水的基本知识第二节矿井充水条件第三节矿井水文地质观测及其水害的防治第七章矿井水文地质与防治水第一节地下水的基本知识一、有关概念:1、大气水:以气态(水汽)、液态(雨、云)和固态(雪、雹)存在于大气圈中的水。2、地表水:以液态聚积在江、河、海、湖中以及以固态存在于两极及高寒地带的水。3、地下水:以各种不同状态(气、液、固)存在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地下水具有分带性:1)包气带:岩石空隙未被水充满的地带。2)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石空隙被重力水全部充满的部分。二、水的循环:大气降水分三部分:(1)一部分再度蒸发,回到大气中;(2

2、)另一部分以地表迳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湖泊,最后注入海洋;(3)还有一部分通过土壤或岩石空隙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以地下迳流或泉的形式汇入河流、湖泊或海洋。按其循环的范围不同,可分为两类型:(1)大循环: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既整个地球范围内的循环。(2)小循环:水在海洋或陆地各自范围内的循环。三、岩石的空隙性及水理性岩石的透水性—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透水层—能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能透水的岩层。含水层—充满了地下水的透水层。(一)岩石的空隙性根据空隙的成因和结构,可将其划分三种类型:1、孔隙:松散岩石和未完全固结的沉积岩,岩石颗粒之间的空隙。孔隙

3、度:孔隙体积Vn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n=Vn/V×100%2、裂隙:由于受地壳运动或外力作用,坚硬岩层中的各种裂缝。裂隙度:裂隙体积Vt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总体积V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t=Vt/V×100%3、岩溶:可溶性岩石中的洞穴。岩溶度:可溶性岩层中洞穴体积与包括岩溶洞穴在内的岩石总体和V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k=Vk/V×100%(二)岩石的水理性:1、容水性:岩石空隙所能容纳水的性质。表示容水性能的指标叫容水度:岩石所能容纳水的重量与岩石干燥时的重量比,用百分数表示,叫重量容水度。数值上等于岩石的孔隙度、裂隙度或岩溶

4、度。2、持水性:在自然条件下,岩石能保持一定水量的性能。3、给水性:被水饱和了的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重力水的性能。4、透水性:岩石能使水透过本身的一种性能。表示岩石透水性能大下,用渗透系数(K)表示。四、地下水分类及特征(一)按埋藏条件分类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只能作小型或暂时性供水水源,对矿山开发、建设几乎没有影响。2、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1)潜水的特征:(1)潜水的分布区和补给区是一致的。(2)潜水有一个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上任意一点均受大气压力作用,而不承受静水

5、压力,所以潜水是无压水。(3)潜水的水量、水位、水质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4)潜水在重力作用下,始终由高水位向低水位不断运动。2)潜水面形状:潜水面形状可用潜水等水位线图来表示。根据等水位线图可解决下列问题:(1)确定潜水流向;(2)确定潜水的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沿水流方向上某线段上潜水位的高差与该线段水平距离的比值,I=104—100/AB(3)确定潜水与地表水的补给关系。(4)确定潜水埋藏深度。(5)确定引、排水工程的位置:水井布置在地下水汇集的地方,排水沟应布置在垂直水流方向。3、承压水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1)承压水特征

6、:(1)承受静水压力;(2)补给区与排泄区不一致;(3)季节变化不明显。2)自流盆地:赋存承压水的向斜盆地。(1)补给区a:盆地四周位置较高处含水层出露的地带。(2)承压区b:含水层上部具有隔水层的地段。钻孔或水井揭穿顶板时,承压水便涌入孔内,并继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稳定,此时的水位—承压水位。承压水位到隔水顶板面的距离—承压水头H。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垂直距离—含水层厚度M。3)自流斜地:赋存承压水的单斜构造。(1)由断层形成的自流斜地:ⅰ断层不导水:承压水无独立的排泄通道,当补给水量大于含水层所能容纳的水量时,含水层的水就通过补给区低洼区排泄,此时补给排泄区

7、一致。ⅱ断层导水:含水层通过断层排泄,断层与地表相交并形成泉。(2)含水层岩性变化形成自流斜地:含水层在低洼处有泉水出露4)承压水的等水位线图:(二)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1、孔隙水:赋存和运移在松散岩层中的底下水。1)广泛分布在第四纪和第三纪未胶结的沉积物中。2)按埋藏条件可形成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3)赋存和运移取决于孔隙的大小和数量。4)重要的供水水源,需要解决煤矿生产中的水文地质问题。2、裂隙水:埋藏在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1)按埋藏条件可形成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2)赋存和运移取决于裂隙的性质(大小、数量、分布面积等)。3)按裂隙产状可分为:

8、(1)层状水:分布在区域构造中。ⅰ潜水:广泛分布于区域基岩裂隙的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