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意识教育-论文.pdf

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意识教育-论文.pdf

ID:55654966

大小:86.5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3

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意识教育-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意识教育-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13—14期竹教育教坛集萃教育与教学MODERNEDUCAT10Njiaotanjicu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灾害意,日L、识1.,、教育迟庆德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而且发生频之旅”录像,实地考察河水水质、举办以水气污染防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地震、风雹、洪涝、干旱、台治为主题的讲座、利用板报宣传生态环境知识等,以风、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风暴潮、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生对生态灾害的关注。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和疫病等灾害二、坚持多样性学习,让学生易学在我国都有发生。从灾害的危害性

2、和可防范性来看,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出示学习目标;提出只要较好地把握其科学知识,掌握防范应对能力,是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问题,规定自学内完全可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学校加强学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生应对灾害能力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灾2.“后教”。在自学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害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学生之间互动式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一、地理教学渗透灾害意识教育的途径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1.提高地理教师的灾害意识是实现灾害教育的前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

3、,让学生通过提。首先,地理教师应自主学习高等教育教材《灾害一定的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地理学》《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等灾害知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识、培养灾害意识。其次,地理教师应积极投身到地4.适时点拨。教师的讲解不是不要,而是课堂上方防灾减灾活动中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用自身的教师什么应该讲、什么不应该讲,教师要做得心中有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数。重点、难点教师要讲,学生共性的疑惑要讲,规2.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是实施灾害意识教育的关律性知识要提炼;而学生明白了的不要讲,学生互相键。地理教

4、材是学生获取灾害知识的主要手段,但也交流能会的不要讲。不要拘泥于此一种甚至几种形式。特别要注意教材中5.关注学生兴趣,实现学生的愉快学习。第一,的隐性知识的引导学习,充分利用媒体的强大优势,愉悦性。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激发学多渠道、多层次学习灾害知识,把“灾害”当做知识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二,现实性。的线索,串联起来,更多关注人地关系这一地理研究情境最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的重点内容,使地理环境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汲取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合作交流,从而使学生的3.全方位多角度

5、立体渗透,是实施灾害意识教育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并在学习过程形成求真、求实的的理想选择。课堂教学中,借助“地理眼”,实现理学习态度。第三,有用性。有利于学生重视对自己有论与实践的“双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以各种用的学习。灾害的典型事例启迪学生的灾害意识。教师可根据教6.坚持写好防灾减灾小论文、小报告。每当学到材内容,借助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各国灾害的时候,可和学生立足当地实际,广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以各种灾害的典型事例震撼学搜集现实材料,选择好题目,确立论点,并特别注重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生活中的事例结

6、合起来,从灾数据的积累、登记,结合所学课程教材内容,每星期害成因中分析“哪些是天灾哪些是人祸”,从灾害发出一至两次的教师命题论文,组织学生开展有目的的展和危害中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形成良好的社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并写成调查小报告或小论文,培会道德观,以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自觉性。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4.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问题,开展地理课外活和整体素质。充分调动爱好地理的学生深入钻研地理动,是强化灾害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地理课外科学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细心观察地理事物和现象,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

7、续,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灾害的探究地理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运用自全面认识,还能在活动中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良己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好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己的观点。变、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结合地球(作者单位:日照市河山实验学校276800)日、环境Et、植树节、世界水日等主题,观看“沙漠·ll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