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47946
大小:159.8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22
《论宜兴紫砂陶器制作中的主体性-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8一第47卷第3期江苏陶瓷Vol-47.No.32014年06月JiangsuCeramicsJune,2014论宜兴紫砂陶器制作中的主体性薛峰(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宜兴214206)摘要宜兴紫砂陶器出现在宋代,直到明代发展成熟,在制作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名家辈出,这基本确立了制陶工匠在陶瓷文化创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促进了陶瓷产品制作者人文意识的觉醒。关键词宜兴紫砂陶;工匠;人文意识0引言达的工场手工业和繁荣的商品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明代,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尤其是江南地区持续保持了封建经济迅速在陶瓷文化发展史
2、上,陶瓷生产的主体性一直得不到彰增长的势头,与封建经济繁荣的同时,城市扩大与消费人El增显,尤其是陶瓷生产者的主创意识得不到社会认可,这可能是长,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消费,工艺制作突破了家庭限较为普遍的传统文化现象。例如。人们只知道使用陶瓷制品,制而走向较为从前比较集中的程度.于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生而不知道陶瓷制品出自何人之手。宜兴紫砂陶可能是一个比产形式出现,即工场手工业诞生。工场手工业生产的方式与传较特殊的例子,它在明代发展成熟。就逐渐显示出如此的文化统以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方式不同.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发生了
3、特征。现就宜兴紫砂陶的主体创作及其意识展开讨论,旨在强显著变化,他们不仅成为拥有专门和专业技术的独立的劳动调在陶瓷文化中展现主体性的重要文化意义。者,而且,因为本身所具有的技术,在社会生产领域得到普遍认可。当然,从封建时代严格的工匠编户制度中分离出来,并1紫砂泥的制作名家具有独立生产支配权的技工,无论怎样都说明他们的社会地宜兴紫砂陶器宋代就已经比较出名了,尤其是用紫砂泥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他们成为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生产大制作的茶壶更是闻名遐迩,在文学、艺术以及官宦阶层十分流军。行。不少文人雅士对紫砂壶的质地及
4、文化品味大加赞赏,例因此,明代中后期明显地将工匠的身份重新确立,他们脱如,梅晓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寄茶》诗就有这样的句子离了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基本上除去了被封建政府严格控“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诗中所提及的⋯紫泥新制的劳动“奴隶”身份。品’。被认为是紫砂陶登上茶文化殿堂的最早记录。”另外,欧阳修、苏东坡等文人雅士也对紫砂陶赞不绝口。前者有诗“溪3紫砂陶制作的创作主体意识有重要山击鼓助雷惊,逗晓雪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风的启迪意义品尤精。寒侵病骨唯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醒,喜共紫鸥吟且酌
5、,明代所形成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制度、运作方式,以及劳动羡君潇洒有余情。”后者则有诗为:“雅燕飞觞,清谈探坐,使君者主体的社会地位的变革.尤其后者对生产乃至文化的发展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自动.开瓶试一品具有重要意义。香泉。轻涛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缘。”这足以证明,宋代紫砂首先,他们的人身自由得到社会默认,尽管工匠编户制度陶已经十分流行了。没有废止,但是封建政府采用“纳银代役”的工匠服役制度,基伴随着紫砂陶与茶文化的发展,明代紫砂陶更加成熟,已本上使工匠脱离了从属的社会文化地位。这完全不同于过
6、去,经出现了不少制壶高手.诸如龚春这样的卓越匠师与制壶大工匠按照封建政府的设计计划来制作.而是根据商品市场需家董翰、赵梁、元畅、时鹏(称为明代制壶四大家)。尤其是龚春要进行必要的商品生产,并将所赚的利润部分以赋税形式交特别杰出,“他所制的茶壶质朴古雅,当时即已非常名贵,被誉给政府。为‘龚春之壶。胜于金玉”’。制壶陶工.不仅因为茶壶名贵而知其次,长期以来生产者在工艺制作中的主导地位没有确名.并且在陶瓷文化界迅速声名鹊起,确定他们应有的文化地立.主要是他们的聪明才智没有得到发挥,局限在按照封建政位。府设计师的设计
7、蓝图。即模本来制作。工场手工业时代,各种2明代基本确立了制陶工匠在创作活工匠或受雇于别人的手工工场或作坊中,凭借自己的生产技术及经验进行生产,或自己组织生产.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动中的主体地位图进行社会性生产,这样,他们的文化创造力才得到社会的普明代之所以能够彰显制壶名手的文化地位.这与明代发遍承认。收稿日期:2013—09—21(下转第10页)10江苏陶瓷JiangsuCeramics2014年06月第47卷第3期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唐代即国文人学士的修身养性论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8、,这种从外部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唐代饮食环境的修炼直至内部自身的修养.都明确围绕着传统儒陈藏器强调:“茶为万病之药”。《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家、道家的宗旨而进行,饮茶可以驱病养神,以达到身体的阴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其中有这样的阳调和,继而达到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理想境界,以期长生记载(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