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34947
大小:34.5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5-21
《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3个生字,会写33个字,读准4个多音字,能够正确读写16词语,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3、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4、阅读《陶罐和铁罐》及《狮子和鹿》积累表示人物神态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结合图画将故事内容及道理简单落实到书面。 本单元的重点是:能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 学案导学第二单元学案 同学们预习第二单元,先读一读导读,了解寓言,能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2、。 一、预习展示: 1、自读本单元课文3遍以上,达到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 2、把本单元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在课本上用“△”标出文中多音字。用“○”圈出生字条里的生字,拼一拼,读一读,想办法记住它。用“”标出这些字在课文中的词语。(至少写出三个以上猜字谜) 4、用“﹏﹏”标出所有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6、把本单元生字条的多音字整理下来 5、仔细观察本单元田字格里的生字,想想写的时候注意什么?并在旁边组上四字词语。(写出你认为难写的) 7、在课文中标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在后边打上“?”。并写下来。 8.课文主要内容及道理是什么? 《守株待兔》
3、: 《陶罐和铁罐》: 《狮子和鹿》: 《池子与河流》: 二、细读文本 (一)《守株待兔》 1、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 3、.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二)《陶罐和铁罐》 1、读课文,本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2、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三)《狮子和鹿》 1.读熟课文完成填空,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丛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对着池水欣
4、赏自己______的身段和_______的鹿角,抱怨______的腿。而当凶猛的狮子扑来时,却是鹿那_____救了他的命。 (四)《池子与河流》 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 3.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在文中标出用“⊿”标出) 三、总结延伸 选一则寓言故事,小组合作完成如下任务:1.故事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3.从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时间5教时 栏目设计预习提纲预习展示精讲点拨 创设情境出示课题 这个单元我们欣赏寓言故事,但是在欣赏寓
5、言的过程中,我们要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1、自读单元导语,明确内容与要求 2、指名说说 3、揭题《守株待兔》,(1).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自学展示汇报交流 二、展示交流 1、本单元的四字词语: 2、.本单元易读错字。 (1)
6、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3)身为宋国笑。出示:[wéi]1.做,行,做事2.当做,认做3.变成4.被[wèi]1.替,给2.表目的3.对,向。 (5)懦弱、轻蔑、奚落、朴素的读音 3.重点语句: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4.多音字:称、禁、撒、应 5.趣味识字。 6.易写错字。“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6、指导书写: (1)学生汇报书写方法 (2)教师指导: 着重分析指导 “株、待、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
7、课的词语。 (3).学生写字。 (4)评价反馈。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书写书写较好的。 7、积累词语: 三、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将图画的意思写清楚。 1、《守株待兔》,指名说说 2.同学们评价、补充、修改 3、复述《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池子与河流》主要内容及蕴含的道理。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初读,读通读顺 1.提问守株待兔什么意思?"株"什么意思? 2.读了课题,你想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