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32458
大小:2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21
《xx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情况报告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对扶持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展现状(一)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加快推进合作社发展和规范化建设,截至2017年12月,全市已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86个,实现收入52417.6万元。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257个,从事养殖业209个,从事
2、林果业的67个,从事渔业8个,服务业9个,其他36个。近年来,我市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合作关系、服务功能、经营规模、增收效果等六大方面,大力开展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涌现出一批服务能力强、营运效益好的典型。通过规范引导,已创建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2家、州级示范社14家、市级示范社20家。农民成员总数14997人,带动农户22932户。(二)显著特点。一是发展速度较快。我市每年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发展达20家以上,发展速度居全州第三位。二是覆盖范围较广。目前,我市合作社已基本实现了20多种产业全覆盖和乡镇发展无空白。此外,还围绕特种养殖、中
3、药材等新兴农业产业创办合作社。三是带动作用较大。近年来,合作社在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上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如立佳养鸡合作社,通过市内农户入社,辐射周边县市,发展规模养殖,统购统销,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多家合作社通过实施“农超对接”产品直销、多点促销等策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带动了社员及周边农户产品销售和增收致富。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虽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较好,但从总体上看,合作社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合作社做大做强的瓶颈。(一)发展规模“小”。一是社员人数少。截止
4、目前,我市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社员为户,仅占全市农民总户数的22%,大多数合作社是几个农户、十几个农户的松散式联合,发挥的作用和影响非常有限。二是资产规模小。合作社以现金方式入股的不多,从而形成合作社账面资产数额庞大,而实际可营运的资金很少。三是基地规模小。绝大多数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方面意识不强,力度不够,加之自身条件所限,其数量、规模与规范化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很多合作社的生产基地小而散,规模效应、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二)合作层次“低”。一是服务范围窄。绝大多数合作社服务的范围仅限于本乡镇,相当一部分局限于本村、本组的几个户、几十个户,跨乡镇发展的
5、合作社还非常少。二是合作环节少。多数合作社合作项目少、合作内容单一,基本停留在农资供应、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环节上,在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品牌创建、营销网点等环节上还比较欠缺,不能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三是产业链条短。尽管我县农业优势主导产业较多,但就合作社而言,其主要经营模式还是生产、销售初级农产品,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从事系列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经营的少。(三)内部管理“缺”。一是财务核算急需规范。合作社作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财务核算。目前,我市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
6、务会计制度》要求规范建账的合作社不足一半,有的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有的没有建立内控系统,还有少数合作社根本没有开展财务核算工作。已建账核算的合作社,在票据使用、资金监管、物资收发、产品销售、项目建设、成员账户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二是各类人才相当紧缺。合作社要发展壮大,无疑需要有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但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合作社人才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等问题相当普遍。三是民主管理有待加强。虽然我市合作社普遍建立了以“三会”(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架构,但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合作社“一股独大”,少数人说
7、了算,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社员参与管理、加强合作的积极性。(四)外部环境“差”。一是融资渠道极为不畅。作为一种新型市场主体,市内各金融机构在对合作社的融资问题上趋于慎重和保守。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除几家合作社通过财政担保形式获得信用贷款外,其他合作社基本无缘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二是配套政策难以落实。各级的法规和文件中,都明确了一系列扶持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就整体情况看在合作社项目扶持、用电用地、税收优惠等配套政策落实上还有很大难度。三、对策和建议(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十九大机构制度改革的精神,为
8、进一步整合市直部门力量和资源,形成“领导统筹协调、部门分工负责、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