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

ID:55605834

大小:891.0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20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_第1页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_第2页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_第3页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_第4页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4年3月第36卷第3期JournalofOilandGasTechnology(J.JPI)Mar.2014Vo1.36No.3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沉积相研究贾风娟牟中海(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魏成章(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赵文凯(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试油测试大队,青海海西州816400)高瑞阳苏秋(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摘要]从区域沉积背景出发,以岩心、

2、测井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跃进二号油田下干柴沟组储层岩性、沉积构造、测井相标志等方面的分析认为,目的层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滨浅湖等亚相,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1O个微相。通过单井相展布研究,明确了纵向上的退积式正旋回相序特征。在平面上,由西南向东北,依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滨浅湖亚相,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关键词]沉积相;相模式;下干柴沟组;跃进二号油田[中图分类号]TEl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975

3、2(2014)03—0181—05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一个大型的中新生代盆地l】],跃进二号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为西部坳陷区昆北断阶亚区铁木里克凸起内的一个三级构造,其西北为尕斯库勒油田,西为跃西构造,东与跃东构造相邻[4(图I)。主要的含油层系为新近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5)、中新统上干柴沟组(N)、渐新统下干柴沟组()。跃进二号地区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背斜构造,由于构造位于阿拉尔大断裂和Ⅶ号断层的夹角处,受这2条逆断层的挤压,导致跃进二号地区次级断层非常发育,构造主体被数条断层所切割,形成多

4、个小断块l5]。多年勘探实践表明,跃进二号构造带是一个油气聚集有利区带,目前已发现跃西及跃进二号东高点油田L7]。前人对跃进二号地区沉积相做过相应研究,如叶萍等L8]认为,该区发育辫状河及湖泊沉积体系;郭智等[9认为,柴达木盆地发育及演化受构造活动控制,自古近系以来沉积演化具不同的阶段特征;陈志勇等no]研究表明,跃进二号~跃进四号地区北高南低,来自昆仑山的物源在此形成了三角洲沉积。但前人图1研究区构造位置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跃进地区整体的构造运动、断裂系统及沉积体系,并未对主力产油层段的沉积相进行细致剖析。故笔

5、者通过岩性特征、沉积构造、测井相标志的分析,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纵向上的相序特征、平面上的展布规律及沉积相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而为区内的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1沉积背景跃进二号地区在新生代早期接受了基底之上的第l套沉积,经过短暂的抬升剥蚀,又接受了N、N和的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对跃进地区影响最大的物源是西部的阿拉尔物源和南部的祁漫塔[收稿日期]2013一II一23[作者简介]贾风娟(I990~),女,2011年大学毕业,硕士生,现主要从事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石油天然气地质2014年3月3沉积相平面

6、展布3.1¨小层微相展布特征根据岩心资料和录井资料分析,该小层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主要发育砂滩、砂坝微相,可识出4个滩坝体(图4(a)),均被浅湖泥微相所包围。①跃Ⅱ4-6井~跃12井,砂坝位于砂滩的东部,以跃Ⅱ8—4井为中心,呈蝴蝶形分布;②跃Ⅱ8-9井~跃8—13井,整个滩坝体以跃71井为中心,呈三角形分布,砂坝位于砂滩中心;③跃Ⅱ254井~跃Ⅱ255井,滩坝体呈长条状分布,在东、西两端各有一个砂坝,(a)E’小层沉积微相图厚度达4m以上;④跃Ⅱ164井~跃Ⅱ176井,滩

7、坝近似呈椭圆状展布,为该区滩坝面积最大者,其间被砂滩分隔。3.2’小层微相展布特征该小层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席状砂微相、分流间湾微相(图4(b))。区内存在3条分流河道:①跃Ⅱ4—8井~跃Ⅱ4—12井,分流河道走向南西一北东,宽度较大,系侧向迁移所致;②跃Ⅱ153井~跃Ⅱ8-9井,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其物源供给与水动力条件均不及其他2条分支河道;③跃Ⅱ4—1O井~跃Ⅱ174井,河道厚度大、范围广,(b)E小层沉积微相图物源供给充足,水动力强。河口坝分布

8、于研究区中部、南部2条分流河道的前端,面积较小,连片性较差。席状砂分布于分流河道侧缘,形成于河道向湖泊方向的迅速进积与退积。3.3。’小层微相展布特征该小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其岩性主要为褐色、棕褐色、灰黄色、灰色的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区内分流河道较为发育,3条水上分流河道(图5(c))流向已经发生了变化,西部河道位置偏北;而东部河道位置偏南。泛滥平原微相分布于水上分流河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