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60206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20
《逻辑与智能究中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简报2008第2期总第23期2008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简报★学术交流★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编清华大学刘奋荣副教授来我中心讲学2008年5月20日至23日,清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逻辑、语言和计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刘奋荣博士应邀到我中心为逻辑学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讲学。在此期间,她举办了四次讲座,并且与师生进行了两次座谈。刘奋荣副教授这次的讲学内容主要是围绕她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博士论文“ChangingfortheBetter:PreferenceDynamicsandAg
2、entDiversity”进行展开的,重点介绍了动态偏好逻辑。刘奋荣副教授主要围绕偏好的“原因”与偏好的“改变”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两个问题被冯赖特1963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偏好逻辑》和他的众多后继者们长期搁置,无人问津。利用动态认知逻辑等最新研究工具,刘奋荣副教授的博士论文给出了处理这两个问题的具体模型以及相应的逻辑系统。刘奋荣副教授首先区分了外在偏好(extrinsicpreference)和内在偏好(intrinsicpreference)这两种偏好。指出外在偏好是基于某种原因的,即一个人偏好此物而非彼物是有外部
3、原因的。而她报告中的偏好是从外在的偏好(extrinsicpreference)这个角度进行讨论的。刘奋荣副-3-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简报2008教授接着介绍了处理外在偏好两种方法:一个是命题层面的,采取经典模态逻辑的方法,基于可能世界上的“更佳关系(betternessrelation)”,命题偏好是对这一初始关系的一个提升,从而建立了“基于关系的更佳(betternessrelation-basedpreference)”模型。另外一个方法是基于实物层面的,因为实物的性质常常是决定我们偏好的主要原因。
4、通过对性质进行排序并引入一种“优先序列(prioritysequence)”的概念,利用一阶逻辑和动态认知逻辑的方法,通过动态算子和归约公理来完成优先序列的刻画,从而建立了“基于优先的偏好(priority-basedpreference)”模型。刘奋荣副教授认为以上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可能世界本身可以看作是实物。在对前两个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她进一步发展出一个双层视角(twolevelperspective),即模型本身可以是有层次结构的。接着她还给出了介于可能世界层次上的变化和优先序列层次上的变化之间的一些对
5、应结果。在偏好模型的基础之上,刘奋荣副教授又非常自然地把信念引入到偏好之中,并给出用信念定义的偏好。这主要考虑到不同的信念对偏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她通过图式分析了几种偏好的定义,并且还对不同偏好定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是客观上的偏好、认知关系上的偏好、信念上的偏好等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同种类之间的偏好如何相互影响呢,能否在这些偏好间进行排序呢?这依然是个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最后,刘奋荣副教授接着还介绍了她的另外一个研究方向——多主体之间的智能互动。这是以主体的多样性这个普遍性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主体的多样性给经典逻
6、辑系统通常预设的理想主体提出了很多挑战性的问题,例如逻辑全知、负内省公理的合理性等问题。而现实中的不同主体在认知能力和认知习惯等很多方面都是不相同的,包括他们的推理能力,内省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修正策略等。刘奋荣副教授主要讨论了不同主体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修正策略三个方面的不同,并结合例子进行分析说明。-3-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简报2008在报告中刘奋荣副教授给出了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开问题:一是涉及到结构的模型;二是考虑把时间因素引入偏好的改变;三是考虑在偏好的改变上采用量化手段;四是偏好逻辑在
7、博弈逻辑中的应用问题。此外,在座谈的时间中,刘奋荣副教授给大家介绍了目前国际逻辑学研究的几个新趋势,它们主要是:静态向动态转向,单主体向多主体转向,理想主体向现实主体转向,逻辑和博弈相结合等。她还就大家关心的出国深造等相关内容作了详细介绍,并对几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报告中,刘奋荣副教授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所表现出来的严格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学习精神让大家深为感动和鼓舞。她的讲学不仅使大家了解了目前进行逻辑应用研究的技术性方法和手段的作用,还指出了一些国际逻辑研究的前沿性问题,同学们都感觉受益匪浅。(撰稿
8、人:张丽6月2日)-3-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