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99460
大小:2.55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5-20
《重庆石柱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微相-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1卷第4期成都~IIIT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1.41No.42014年8月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Aug.2O14[文章编号]1671—9727(2014)04—0458—10重庆石柱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沉积微相钟怡江,侯梅生,夏杰。,林良彪,龙宇(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610059;2.河南省地勘局第一地质勘查院,郑州450001;3.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武汉4302
2、05;4.四JII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四川I西昌615000)[摘要]重庆石柱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是四川I盆地的典型代表。以野外地质剖面宏观研究和室内显微镜下薄片分析相结合,参考Wilson的标准微相,识别出1O种微相类型:绿藻颗粒灰岩、灰泥灰岩、簇粒泥灰岩、生物碎屑颗粒灰岩、泥晶珊瑚灰岩、生物碎屑内碎屑泥粒灰岩、白云石化硅化泥一微晶灰岩、荷叶藻泥粒灰岩、有孔虫泥粒灰岩、生物碎屑泥粒灰岩。结合岩性微相组合的演化序列和沉积相分析,将栖霞组和茅口组划分为碳酸盐岩缓坡和碳酸盐岩台地两种沉积相,并将碳酸盐岩缓坡相划分为内缓
3、坡和中缓坡两种亚相,碳酸盐岩台地相划分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和台前斜坡3种亚相及其若干微相类型,建立了沉积相模式并讨论了其演化特征。[关键词]重庆石柱;中二叠统;沉积微相[分类号]TEl2L3[文献标志码]A“微相”一词最早由Brown(1943)提出,在岩取得一系列成果,随着近年来四川盆地中二石薄片鉴定中用来描述岩石类型和古生物学特叠统的油气勘探突破_7-8_,中二叠统的沉积相展征。随着地质学的发展,微相已经成为岩石薄片、布、储层特征等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选择露岩石揭片、抛光片和岩石学研究中描述岩石的沉头发育完整的重庆石
4、柱打风坳剖面,以室外剖面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的一个综合性术语,并测量和室内薄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该区域可用于对岩石进行分类_1]。“微相”研究是碳酸盐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性微相类型及特岩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微观研究,其在剖面中的组合关系与演化序列是研究沉积环境及变化过程的重要环节。重庆石柱位于上扬子地台中部_2],实测剖面位于石柱县冷水乡打风坳(图1),构造位置属于川东地区北东向高陡隔挡式褶皱带]。研究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和茅口组为中上扬子克拉通盆地内黔桂上升运动形成的具有准平原特点的侵蚀面和东吴上升侵蚀面之间内陆表
5、海海侵形成的一套稳定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该剖面出露完整,界线清楚,能够代表渝东地区中二叠统的地层特图1打风坳剖面位置图Fig.1ThelocationoftheLengshuixiangsection征。前人对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据钟怡江等修改,2008E。)[收稿日期]2013—05—2O[基金项目]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PLC201308);四川省科技厅项目(13ZB0064)[第一作者]钟怡~(1983一),男,博士,讲师,从事沉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zh
6、Ongyiang@tom.com。·466·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E53陈洪德,覃建雄,王成善,等.中国南方二叠纪层序岩[12]关士聪.中国海陆变迁海域沉积相与油气(晚元古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J].沉积学报,1999,17(4):代一三叠纪)[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12.510—521.GuanSC.MarineSedimentaryFaciesandOi1一GasChenHD,QinJX,WangCS,eta1.Sequence—withtheChangeofLandandSeainChina
7、(LateBasedlithofaciesandpaleogeographiccharacteristicsProterozoicera—Triassic)[M].Beijing:ScienceandevolutionofPermianinSouthChina[J].ACTAPress,1984:12.(InChinese)SedimentologicaSinica,1999,17(4):510—521.(In[13]黄先平,杨天泉,张红梅.四JIJ盆地下二叠统沉积相Chinese)及其勘探潜力区研究[J].天然气工业,2
8、004,24[6]陈洪德,田景春,刘文均,等.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一(1):10—12.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HuangXP,YangTQ,ZhangHM.Researchon2002,29(4):355~379.thesedimentaryfaciesandexploratio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