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96008
大小:83.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5-20
《水稻赤枯病防治技术.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赤枯病防治技术张贵红赤枯病俗称铁锈病,是水稻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水稻上也出现很多褐色针尖状小点,尤其叶尖为多,下部老叶开的分蘖期容易发生。此病一旦发生,会造成稻苗出叶慢,分始呈黄绿色或淡褐色,随后出现典型症状。道根绵软、弹性蘖迟缓或不分蘖,株型簇立,根系发育不良,叶片功能受损,较差、白根少而细。此外,秧苗栽插过深、偏施氮肥、稻田长致使水稻后期早衰,严重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减期积水等,都会加重水稻赤枯病的发生。产1O~20%,严重的可达3O%以上。近几年赤枯病在北林三、发病规律区部分乡镇有不同程度发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据调查,土
2、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低洼冷凉田块发病较分析,及时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是关键。重;长期深水灌溉田发病较重,浅水间歇灌溉田发病较轻;一、症状表现透性差田块发病较重,漏水田发病较轻;返青肥施氮量大的病害一般在水稻分蘖初期开始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发病较重,施氮少的发病轻;施钾、锌肥的发病轻;插秧后气病高峰。受害植株矮小,分蘖少而小,心叶窄挺,老叶黄化。温较高的年份较少发病,在气温较低的年份易发病;河水灌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随后基部老叶尖端先出现溉发病轻,井水灌溉发病较重。当气温、土温、水温提高后,褐色小点,病斑进一步发展,成为大小不等的
3、不规则形铁锈赤枯病逐渐缓解。状斑点,病斑逐渐增多、扩大,聚合成斑块或条状,叶片由叶四、防治方法尖向基部变褐枯死,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的全防治水稻赤枯病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以预防为主,并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望似火烧状,叶鞘发病和叶根据不同发生类型进行针对性防治。片相似,产生赤褐色小斑点,以后枯死。拔取病株,可见根部1、合理耕作。实行秋整地,使土壤形成团粒机构。减少老化、发黄,呈赤褐色、软腐状,白根极少,严重的变黑腐烂,水耙地的整地次数,减少打浆次数,地表层有1—2厘米浆植株僵苗不发。层找平即可,使土壤耕层保持上糊下松状态,保持良好
4、的通二、发病类型气性。经过调查,我们当地赤枯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2、合理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底肥时注意1、土壤缺钾型。赤枯病是土壤环境、栽培管理等多种因氮、磷、钾肥配合使用,缺锌地块可适当施用锌肥。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发病内因主要是稻株缺钾。钾主要以水3、加强田间管理。溶性的形态存在,在秧苗体内具有高度的移动性。由于种种提高植株抗病性培育小斑点出褐色的锈斑。适时播种,因素的影响,秧苗根系对钾的吸收减少,营养比例失调,钾、培育壮苗;浅水插秧,促进分蘖,增强光照,提高水温和泥氮平衡被打破,稻株体内钾含量不足,秧苗基部老叶中的钾温,加速肥料分
5、解,以提高根系的吸收利用率,促进秧苗转移到新生叶片中再利用,而下部老叶则表现出褐色的锈健壮生长。深水、深插、泥温低,影响秧苗对营养物质的斑。吸收。加强水层管理,浅水间歇灌溉;干湿交替,适时晒2、植株中毒型。土壤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田。二价铁、甲烷等有毒物质毒害根系所引起,阻碍根系呼吸和4、采取相应措施养分吸收。此类型多发生在长期淹水的深泥田,长期灌深水对缺钾田块,应注意补施钾肥。有机酸过多的田块要撒缺氧,通透性差和施用过量未腐熟有机肥的田块,水稻吸收施黑白灰(草木灰:石灰=1:1.5)中和毒素。低温阴雨期间,这些还原性物质中毒,导致水稻
6、难返青,或返青后秧苗直及时排掉温度较低的雨水,换灌温度较高的河水。对于已经立,几乎无分蘖,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中脉周边黄化,并长发病的田块,要立即排水适当晒田,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出红褐色黑斑,甚至腐烂,有类似臭鸡蛋气味。泥温,消除毒物,减轻毒害,在追施氮肥的同时,结合配施钾3、低温诱发型。因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水稻根系发育,导肥随后耕耘,促进稻根发育,提高吸肥能力。也可在发病的致水稻吸收钾等营养元素的能力下降而发病。?此类型多发田块喷施1%浓度的氯化钾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生水稻生长前期多阴雨天气,大面积同时发病,但程度有轻(作者单位:1520
7、00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有重。由于在低温条件下,植株上部嫩叶变成氮黄色,叶片推广中心)5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