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555807
大小:95.6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底泥采样与监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底泥1参考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2底泥定义:通常是黏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水体底部所形成。表面0至15公分厚之底泥称表层底泥(Surfacesediment),超过15公分厚之底泥称为深层底泥(Deepsediment)。3底泥污染监测3.1采样点布设:布设采样点的原则是以尽可能少的点全面准确地监测出底泥的污染情况,因此设点时要尽可能覆盖整个湖面。均匀的网状布点法适用于那些污染较为平均的湖泊,但大多数湖泊由于处于工业或生活区,湖边一般有众多的排污口,因而底泥污
2、染程度并不均匀一致,这时就需耍在排污口附近加密采样点。一般来说,点间距在20m左右是合适的,间距过大会给污染范围的确定造成一定困难.间距过小则会加大工作量,使监测成本增加。点间距宜根据湖面大小适当放大或缩小。3.2采样:采样器为管式采样器,将内径小10cm(不宜过粗)的钢管剖开成两半,焊接上合页栓,制作成可以开合的管状采样器。钢管长度最好小于3m,便于车辆运输,另备长度不等的稍粗的钢管.用于深水采样器不够长时可以套在采样器上完成采样。采样时同步测量1:1000或1:500水下地形和采样点GPs坐标,主要用于湖泊库容曲线计算及各种相关图形的制作。采样时采样器应垂直插入泥中,并用榔头
3、尽量往下打,以取到深层的粘土。3.3样品制备与顸处理。取上来的样品应分层用包装袋密封装好,并贴上样品标签。每个点所取样品数应根据淤泥分层米决定,一般来说,湖底淤泥大致有3种性状,最上层的是不能成形的黑色泥浆,中间的是较为疏松并夹杂的植物残体的粘土层,下层则是黄色的租粘土。我们分别对3个层面的底泥进行取样分析,就能知道污染物渗透到了哪里、污染有多严重等。取回的样品应避免日光照射,在通风的地方阴干,这一过程视季节不同大约需要7一15天左右。制备好的样品测定重金属含量时要经过消解,使各种形态的金属变为一种可测态,一般采用混合酸消解的方法,如盐酸一硝酸一氢氟酸。3.4分析项目。底泥质量监
4、测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类:汞、铅、镉、铜、锌、铬、镍、砷等重金属或无机非金属毒性物质;全氮、总磷pH含水率有机质4各监测项目依据标准4.1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提供了用于评价的监测项目,主要列出的是重金属类。序号项目分析测定方法方法来源检出限mg/kg1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0.01(0.5g定容至50ml)2汞原子荧光光谱法HJ680-20130.002(0.5g)3砷原子荧光光谱法HJ680-20130.01(0.5g)4铅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0-19970.1(0.5g)5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
5、37-19975(0.5g)6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1(1.0g)7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8-19970.5(1.0g)8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9-19975(0.5g)9总磷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HJ632-2011当试样量为0.2500g,采用30mm比色皿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10.0mg/kg,测定下限为40.0mg/kg。10全氮凯氏法HJ717-2014当取样量为1g时,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48mg/kg。11pH玻璃电极法NYT1377-2007 12有机质重铬酸钾-硫酸消解法NYT1121.6-2006 5评价方
6、法:将测定值与全国平均值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二级(pH>7.5)标准值分别比较计算污染指数,然后计算该样品的平均指数Pi,则综合污染指数为:I=(Iimax×Pi)0.5,Iimax为该样品各检测项目污染指数的最大值;I0为湖底最下层检测项目均值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M为相对综台污染指数,M=I/I0。如果M≤1.0,则为清洁;当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