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

ID:55550284

大小:12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5-16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_第1页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_第2页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_第3页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_第4页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标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说明及执行要点        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01—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材料之一   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01-200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说明及执行要点          2005年09月 湖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说明及执行要点 l       关于行标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与本标准的关系问题根据湖北省建设厅文件,本省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执行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301-2005。因为省标DB42/301-2005是行标JGJ

2、134—2001的实施细则。一、关于4、0、3条的说明如条文所述,本标准通过采取两种节能措施:一是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即5.0.8条表5.0.8的规定指标);二是提高采暖、空调设备的热效率和性能系数(6.0.3—4条所规定的采暖设备热效率≮1.9,空调设备的名义工况制冷性能系数≮2.3),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即4.0.1和4.0.2条的规定设计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之前[南北朝向布置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典型条式住宅建筑:其体形系数为0.35,北向窗的窗墙面积比为0.25,南向窗的窗墙面积比为0.30,实心钢型材窗

3、的传热系数为6.6W/(m2.K);有室内外粉刷层的240厚实心粘土砖外墙,传热系数为2.00W/(m2.K);仅有水泥石灰炉渣混凝土找坡层的无保温屋面,传热系数为2.57W/(m2.K);实钢阳台门薄钢板门芯板的传热系数为6.6W/(m2.K);换气次数为1.6次/h(按实心钢门窗的气密性等级求得);电热采暖器的热效率为1.0,空调器的性能系数为2.2]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以上述八十年代典型住宅建筑模型及其计算参数,采用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建筑能耗计算方法,计算出全省各地的采暖、空调能耗,并以此采暖、空调能耗作为各地的基础能

4、耗,再将此基础能耗节约50﹪,作为全省各地的标准能耗,即本标准附录C的表C.0.3所列各地的采暖年耗电量与空调年耗电量之和的限值。本标准第5章的窗墙面积比限值表、围护结构各部分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表等规定性指标,是通过不同类型建筑能耗计算模型,在不同朝向布置状况下,采取“参数设定和试算—修改设定再试算”的渐近计算方法,最终使其计算能耗基本上不超过全省各地的标准能耗而计算得到的。这里需明确指出,本标准第5章关于建筑围护结构的一系列规定性指标,只是使居住建筑能够实现节能50﹪的目标,本标准并未对围护结构作舒适性指标的规定。表5.0.8注1只

5、是规定屋顶和外墙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第5.1.1条的隔热设计要求,即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武汉为36.9℃,宜昌为38.2℃,黄石为37.9℃ ,此温度状况下的房间会有强烈的热辐射和严重的烘烤感),这是包括非节能建筑在内的所有民用建筑都应满足的最低隔热设计要求。符合本标准规定性指标的围护结构,只能对室内热环境有所改善,但与舒适性建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那种认为节能50﹪的居住建筑,在不采暖和空调的情况下也冬暖夏凉的说法,是一种误解。l   

6、      实现节能50%目标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设计的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都符合本标准第五章的规定性指标;二是当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或窗墙面积比超过本标准的规定时,则可按本标准第六章的规定,采取加强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的办法,计算建筑物的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使其不超过本标准附录C.0.3表C.0.3所规定的各地采暖年耗电量和空调年耗电量之和的限值。二、关于5.0.1条的说明及执行要点● 居住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应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之外,还应按照本条的规定,做好居住小区或组团的规划设计。

7、规划设计的关键点:一是建筑物的朝向布置设计;二是做好减轻小区或组团范围内的夏季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的措施设计。● 减轻城市或区域夏季的热岛效应,降低环境温度的设计措施主要有:加强立体绿化,减少硬化地面,推广应用混凝土植草砖地面(在欧洲,将它作为调节地面气温、迅速排放雨水而防止暴雨渍水的措施),采用绿化屋面,适当设置流动水域和喷泉,做好建筑群和建筑平面的自然通风设计,处理好无集中空调的空调器室外机平台的设计问题等。● 建筑群的布局与自然通风设计,应注意因地制宜。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暧地区,不应采用周边式平面布局和周边混合式平面布局形式(它仅适

8、合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以及前(迎风面)高后低的竖向布局形式。●   空调器室外机平台的设计,应注意如下问题:1.不宜将室外机置于上、下凸窗之间,因为此处通风不畅,会降低空调器的效率。2.设置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