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

ID:55530234

大小:8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6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_第1页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_第2页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_第3页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_第4页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氏御赐家代代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氏御赐家庙代代颂明清古建筑群世人赞发布日期:2011-7-1411:35:32[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2、自动滚动屏幕]字体颜色:宾阳县中华镇距南宁市约88公里。由南宁琅东高速到宾阳古辣高速78公里,然后沿横宾公路约8公里即抵达中华镇,交通方便,景色宜人。 中华镇施村古老而美丽,至今近600年历史,有8000多的人口,是宾阳最大的一个村,家家户户皆为施姓,同宗共祖,广西95%以上的施姓均源自中华镇施村。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9年)施姓由山东青洲府耀鸭塘迁至广西宾州,始祖同胞兄弟三人,长讳源海,次讳源济,三

3、讳源澄,先暂居县城之东即今东门街,后迁居施村安居乐业。始祖兄弟三人情深义重,协力同心勤俭成家,力创垂业之基亘古于世。生前曾立下誓言:“生则携手而来,死则并肩而葬”,故三公“同墓”。每年清明节,各地施氏后裔不远千里,不畏艰苦,长途跋涉,千里迢迢来拜祖。 施家祖墓 施家祖墓施氏家庙始建于明崇桢13年,建筑占地面积1728.2平方米,正堂始建于明崇桢13年(公元1641年)前,为始祖源济七世孙施乔枬公(其及三个儿子施灿然、施焕然、施炳然均为举人,父子四登科传为佳话)升迁西安府同知(官至大夫),荣获崇桢皇帝亲赐设家庙。后厅建

4、于清康熙43年(公元1704年),左右包厢建于乾隆20年(1755年),为宾阳县唯一一座御赐家庙,在广西亦凤毛麟角,是宾阳县的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施氏御赐家庙正在建设爱国主义长廊、书香世第长廊和施氏历史长廊。施氏历史长廊介绍“广西施氏来龙去脉”和展示施氏文物,爱国主义长廊有“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施正甫展厅”、“施村保卫战展厅”、“施村地下党展厅”、“施村抗日战争展厅”、“施村抗美援朝英雄展厅”等内容,书香门第长廊有“苍峰书院展厅”等内容,目标是将施氏家庙建设成农村基层党建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西施氏的圣地。让爱国的

5、传统和重视文化的传统烙在施村人的心中,融入中华人的血液。 施氏古宅大都系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式火砖青瓦房子,主要集中在上施、下施和施鹿,古宅既密集亦有序,古香古色,别具风格。村中巷子四通八达,且皆用青砖或石块铺就。巷子的尽头是总闸门,门楼高二层,楼上有瞭望窗,利于观看村外的情况。巷子两旁是一排排、一座座四合院式的堂屋,幢幢四水归堂。每厅大梁选材和安装极其讲究,多为杉木,大梁两头必露出五六公分,意为子孙多且有出头之日。正堂设天地君亲师等神位。厅与厅之间有廊房、走道、天井,井中排水洞皆设于东面,即水向东流,人往高处。厅厅前后

6、出挑,挑挑龙头状,多雕刻龙凤呈祥等图案。墙体为外火砖内泥砖,冬暖夏凉,居住舒适。施村屋,在明清时代建筑群中最有代表、最有名气的是施鹿石围古宅,墙体用石灰岩制作而成的条石来砌筑,长度多在1米左右,重达80多公斤。 为了加快中华镇旅游建设的步伐,中华镇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各级党委挂帅,各级团委主抓旅游路线的开发,各级妇联主抓农家乐项目的开发,各级工会组织成立各类协会规范经营户行为,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相信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藏在深阁无人识的施氏家庙、古宅将会成为宾阳乃至南宁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7、                                                          (宾阳县中华镇上施村委供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