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数学模型与算机模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教学改革材料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课程是以解决某个现实问题为目的,经过分析、简化,将问题的内在规律用数字、图表,或者公式、符号表示出来,即经过抽象、归纳把事物的本质关系和本质结构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建立正确的数学结构,并用科学的方法,通过编写程序求解问题,得出供人们作分析、预报、决策或者控制的定量结果。本课程的学习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有创造性地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构建和应用的潜力;二、为解决个人或组织机构所面临的问题,能系统地分析、确定和阐明用户的需求;三、能设计
2、高效实用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四、能深刻理解成功的经验和标准,并能运用;五、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以上六个方面的要求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技术方向)人才培养要求和《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的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侧重于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的办学方略相统一。基于此,信息工程学院对《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课程的教学做了改革。一、教学内容上把传统教学的“广”,改为以运筹模型为
3、主的“精”。经过分析讨论,将线性规划模型、整数规划模型、网络模型、对策模型和决策模型等运筹模型定为《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增加各模型的算法分析与编程实践。一、教学方式方法上由以往的讲授为主,改为以学生为主的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从探究实践中归纳抽象理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选定典型问题,引导学时讨论,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分析问题,即分析问题的常量和变量的关系,把问题本身存在的逻辑关系找出来,得出问题的数学结构,写出数学模型,寻找适合的解法,并把算法的每一步翻译成高级语言(如C语言,VB等),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增加必要的存
4、储变量实现算法,编写完整程序求解问题。解决问题后再分析算法的理论依据(正确性分析),并学习和借鉴已有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分六步:一是提出问题;二是讨论分析问题;三是建立数学模型;四是求解模型;五是编写程序验证模型;六是归纳总结;(具体过程见模型解法)。二、增加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本课程开设实验课,编写了实验大纲和综合实验题目,并给出了参考程序。另外,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学院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三、本课程考核以建模和编写程序、上机考试结合,注重能力考查。附:部分教学讲义和优秀作业、论文、参考程序:数学模型与计
5、算机模拟第2章线性规划模型1.问题的提出某厂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A产品1kg,需用煤9t,电力4000kwh,劳动量4人日;生产B产品1kg,需用煤5t,电力5000kwh,劳动量10人日.现该厂有煤350t,电力20万kwh,劳动量300人日.生产A产品1kg可获利润1000元,生产B产品1kg可获利润1500元,问应如何安排生产,才能使该厂获利最大?2.问题的分析:用x1表示A产品的数量,单位kg;用x2表示B产品的数量,单位kg;用w表示该厂的利润;本问题是:问x1,x2为何值时,W最大?这就要建立W与x1,x2之间,x1与,x2之间的数量关
6、系,这种数量关系就是所谓的数学模型.由于资源量的限制,所以x1,x2之间要满足一定的数量关系,通常称为约束条件,所以这是一个约束条件下求最大值问题.我们把满足约束条件的x1,x2称为可性解.记为(x1,x2)于是我们要在所有可性解中,求出能使W最大的可行解,我们把这样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所以如何建立模型,求出最优解,是本问题的关键.另外由于该厂所生产的产品,不见的都能卖出去,如果不能完全卖出去,就不可能有从数学上推道出的利润,为此我们假定该厂生产的产品都能卖出去,这样从数学上推道出的利润就是该厂的实际利润.3.模型的建立(1)利润w与x1,x2之间的数
7、量关系(2)x1与,x2之间的数量关系,即约束条件在数学上把这个约束条件下求最大值问题.表述为:并称为线性规划模型.或者等价地化为:4.模型的求解(1)在目标函数中,看x1、x2前面的系数-1000、-1500那个小,因-1500小,它对应的是x2,由x2做如下操作(2)在约束条件各方程中分别用大于零的x2前面系数除右边的常系数,即(3)再看那个小,因30小它对应的是方程(3),由方程(3)做如下操作:在方程(3)解出x2:并代入目标函数和方程(1)、(2)中得(1)在目标函数中,看x1、x5前面的系数-400、300那个小,因-400小,它对应的是x
8、1,由x1做如下操作(2)在约束条件各方程中分别用大于零的x1前面系数除右边的常系数,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