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

ID:5548992

大小:3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18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_第1页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_第2页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_第3页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_第4页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二)2011届高考语三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了解常见言虚词在中的用法(二)【规律总结】1.分清虚实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在“余自齐安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而然“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2.辨明用法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

2、,“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3.分辨古今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示“…………方法”,可译为“依靠”;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示“……的原因”。又如“溺者入水,拯之者亦入水。入水相同,所以入水者则异”,句中的“所以”也是表演原因,后两句可译为:他们同样是落入水中,但落入水中的原因却是不同的。4.注意特殊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

3、,“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专项训练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B.如太行、王屋何?.一旦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豫州今欲何至?E.作计何不量?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G.徐公何能及君也?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解释语句中“乎”

4、的含义与用法。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哉.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E.长铗归乎,出无车F.等死,死国可乎?G.王侯将相宁有种乎?H.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I.其皆出于此乎?.吾尝疑乎是.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L.不牵乎卑辞之话,不夺乎众多之口3.解释下边语句中“也”字的含义。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何可胜道也哉E.然是说也,余犹疑之F.俱其不已,告立于帝4.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以木为之者,理有疏密.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D.旁皆大松,曲者如盖E.今者项庄

5、拔剑舞F.陈胜者,阳城人也G.此数者,用兵之患也H.客如见者,吾必唾其面I.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言之,貌若甚戚者.舍鱼而取熊掌者也L.王者之事毕矣.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⑤⑥

6、②③⑦

7、④⑧

8、⑨⑩B.①④⑤

9、②③⑦

10、⑥⑧

11、⑨⑩.①④⑤

12、②⑥⑧

13、③⑦

14、⑨⑩D.①③⑤

15、②④⑥

16、⑦⑧

17、⑨⑩6.对下列各句中“且

18、”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A.①④

19、②⑥

20、③

21、⑧

22、⑤⑦B.①

23、②⑥

24、③

25、④⑧

26、⑤⑦.①④

27、②⑥

28、③

29、⑤

30、⑦⑧D.①

31、②③⑥

32、④⑧

33、⑤⑦7.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⑶得全首领以没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

34、身不仕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⑾敛赏财以送其行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8.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秦军解,因大破之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⑨因此怒,遣人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