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4229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5-13
《其他(心得)之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其他论文之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作为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应该成为发展学生思维、启迪智慧的场所。但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教师主宰,学生被宰”,“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教师主问,学生主答”,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任由教师“硬灌”。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使而索然无味。构建灵动的课堂,就成为我们教师共同的追求和使命,这也
2、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所在。灵动的课堂应是智慧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是扎实、平实、朴实的课堂,是包含“人文与情感”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教学方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学生敢作敢为、勇做勇为的个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自信、愉快、轻松、高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价值 本课题希望通过对灵动课堂的实践模式的探索,改革课堂教学单
3、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打造灵动的师生、灵动的课堂、构建灵动的校园、灵动的评价体系,丰富灵动教育的内涵,形成灵动教育理论体系,用于指导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本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经验。 (二)实践价值 1.通过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2.通过研究使学生身心、个性得到和谐地发展,培养健康、高尚、德艺双馨的“灵动学生”。 3.通过课题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深化我校的“课程学习与体验教育融合发展”的办学特色,丰富灵动教育
4、的内涵,促进我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灵动课堂的创建策略,丰富和发展课堂的内涵。 2.通过研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精灵、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促进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幸福成长。 3.通过对不同学科课堂教学系统的研究,增强教师自主更新课堂教学观念的意识,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探索出师生智慧同生共长的有效途径,教师更深入的开展教学研究,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
5、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及若干范型。以“加工重组教材、拓展延伸教材、活化教材内容、合理舍弃教材内容”四个方面,从教师教的策略和学生学的策略两个层次开展研究,在实践中将归纳出灵动课堂的基本特征,在研究得出关于灵动课堂的个性范例若干。 2.课堂中促进学生灵动生长的途径与方法。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对话互动、创意练习等途径开启和丰富学生的灵动心智。 3.灵动课堂的评价内容及标准。对灵动课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突出在教学机智、学生灵性、创新思维等
6、方面的评价。 4.灵动课堂典型案例的研究。加强对灵动课堂的行动和个案研究,通过揣摩名师课堂教学设计,体会名师课堂教学设计艺术;通过开展教师大比武、家长开放日、平行课、同课异构、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活动,进一步体会不同的教学设计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增强教师研究的自觉性。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 2.文献资料法:搜集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选取适合本校特点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课题研究提
7、供指导。 3.访谈法: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交谈,有感情的倾听,了解被研究者的思想、心理、观念等深层次的内容,收集资料。 4.问卷调查法:调查小学课堂教学现状,并给与跟踪指导、让教师体会研究的成果。通过与课题研究情况有关的问卷,获取教师、家长、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反馈、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为课题研究的推进提供参考。 5.个案研究法;从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片断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6.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基础性原则。加强基础教学,强化基本功练习,为实验的
8、进一步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 2.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起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研究过程。 3.合作性原则。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探讨式交流”也好,“互补式交流”也好,“反驳式交流”也好,最终目的都是通过合作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