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

ID:55440759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浅谈数学练习题的设计  练习是课堂知识的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它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优化练习设计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练习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质量,要在“精”和“趣”字上下功夫。如果练习缺乏精心设计,只是重复的,其最终目的只是增加学生的负担,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

2、学知识后,这时教师不能只关注习题的本身,而应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如可设计一些诱发性练习,它是一种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设计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在“偶数、奇数”的练习课上,教师设计了一个充满挑战的游戏:让学生在左右手上任意写一个偶数和奇数,只要完成规定的口令,教师就能猜出左手写的是偶数还是奇数。口令是:用左手的数乘3,用右手的数乘2,然后把这两个数的和告诉教师。刚开始,学生还觉得教师挺伟大的,好像有特异功能,过了一会儿,学生中出现了异样。有个学生举手了,“老师,这里有规律”,慢慢地,举手的人越来越

3、多。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里确实有一些规律,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了启发,很快地发现了许多关于奇偶性的规律,例如: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奇+偶=奇,偶+偶=偶,等等,并且在汇报时还能通过举例来证明,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研究过程。培养了学生认真分析、善于动脑、学会探究的学习品质,这样的学习品质,将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二、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内容,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在设计练习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

4、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例如在进行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练习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假如我们班36人去海底世界参观游览,门票每人30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钱?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全

5、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30×36=1080元。第二种方案:因为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需要花30×40×80%=960元,比第一种少花120元,所以就买40张。第三种方案是买40张花去96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张卖给其他游客,可以得到120元,相当于买36张只花了840元。这道题的练习综合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打折”等知识,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全面性,而且激励了学生智力和智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培

6、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练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练习题要由浅入深,即:难度较浅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基本步骤,大都为机械模仿;难度中等的题目让其掌握和巩固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高层次的题目用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最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让成绩一般的学生能够解答大部分的题目,优秀的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探索能力、合作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让所有同学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讲授《合理取近似数》一课,在探索出“去尾法”“进一法”后,进入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这样设计的:王老师买了100个月饼准备送给亲

7、人朋友,每8个月饼装一个礼品盒。(1)每盒送给一位朋友,王老师最多可以送给几位朋友?(2)要将月饼全部装完,最少需要几个礼品包装盒? 这道题用于知识的基本应用,分别用和“去尾法”“进一法”解决。第二题让学生就乘船问题、装箱问题、运货问题等等分别提出“去尾法”“进一法”的相应问题,在提出问题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去尾法”“进一法”的区别;第三题联系生活实际,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需要用“进一法”或者“去尾法”解决呢?举例说一说。通过层层递进,学生逐渐深入的学习和运用知识,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练习环

8、节的重要性,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切实做到练习设计适度回归生活,关注动手实践,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发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