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ID:5544004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4页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心得)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就像一把打开智慧的金钥匙,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都来自“兴趣”,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效果会得到较快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入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用"爱"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

2、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当今课堂上,教师要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把爱渗透在课堂上,关爱每一个给学生,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

3、,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一次,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引导学生从复习过渡到新知,观察12÷4=313÷4=3……1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经过短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刘晓晴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

4、刘晓晴,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能举手,老师就特别高兴,这证明你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难免紧张,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她终于鼓起勇气,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我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众所周知,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几年来的小学低年级

5、数学教学经验使我体会到,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测量》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     三、以"争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教师不应用"唯我

6、独尊"的威严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争论之中,寻找自我价值得体现,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内驱动力,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口算500×3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一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几种口算方法,(1)5×3=15, 再在15的后面添两个0;(2)3个5是15,3个500是15个百,是1500;(3)

7、3×5=15 ,15×100=1500。而且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我适时介入:“三种口算的结果相同,只是在叙述方法上不同,大家都能开动脑筋想问题,都了不起!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过程是不相同的,你喜欢哪种口算方法?”这时,我让学生进行比较,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三种方法的同学就多了,并且说出了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