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439730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3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然而在近几年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更多的关注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理念的创新,忽视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一堂课下来,教材上的练习学生已做得筋疲力尽,接踵而至的是五花八门的练习册、检测卷,严重的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厌学、恨师的情绪油然而生。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时刻关注自己的最优化的练习设计。下面我仅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几点看法: 一、练习设计的方法 练习设计既要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又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
2、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编题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做到每次练习都要有重点、有目的,应体现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构造合理的序列,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顺着台阶上。另外,由于教学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课型不同,练习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准备性练习,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兴趣、指点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教学义务教材实验本第十册正反比例应用题第59页例3前,可先设计这样一个准备性练习:用一台织布机织布,4小时织布88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织布多少米
3、?学生独立计算后教师再将这道题中的“7小时”改为“再织3小时”变为例3,以此减缓思维的坡度,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目的是要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是新授后的必定举措。见如下流向图: 基本题与例题相仿(认识) →略变题与例题稍有变化(巩固)→综合题新知适当结合旧知(加深)→思考题供学有余力者用(发展)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目的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应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巩固练习。这
4、一练习的目的是巩固和加强新知,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 如学习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以后,可设计这样一个基本练习:①很快说出下面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27,32,85,102,475,794。②写出两个只能被2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5整除的数,写出两个只能被3整除的数。 设计这样的巩固练习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认识和应用,提高判断能力,并且让学生知道能被2、5、3整除数的共性及它们的不同特点。 (2)变式练习。这种练习旨在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同时也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
5、,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如由基本题:山羊有20只,绵羊比山羊少5只,绵羊有多少只?可变为①山羊有20只,山羊比绵羊多5只,绵羊有多少只?②绵羊比山羊少5只,山羊有20只,绵羊有多少只?学生可通过变式题进行比较,抓住题里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性练习。这种练习是指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新旧知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进行练习,体现整体性,便于学生对照比较;也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组合在一题之中,便于学生看到相关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学习“吨、千米”的认识后可将“千米、米”的知识放在一起综合练习
6、:①7250米=()千米()米,②1520千克=()吨()千克。以便让学生发现他们的联系(进率和换算方法相同),以便掌握规律。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整理已学过的知识,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复习课的练习设计要服从总的复习构思,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1)巩固性练习。复习课的巩固性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使学生通过温故而举一反三。由于复习课的重点是知识的归纳整理,因而巩固练习设计要少而精。如一位数除多位数的复习,可根据被除数最高位够除、不够除、商中间有0、末尾有0、有余数等几种情况,设计如下练习:5300÷4,1076÷3,70
7、35÷7,4081÷2。目的是使学生完整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 (2)归纳性练习。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复习讲解,引导学生加深巩固已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 如复习比、除法和分数的概念时,可抓住易混淆的知识列表进行比较:概念关系区别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一个数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一种运算 (3)引申练习。目的是通过对知识归纳整理后,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