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

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

ID:55432990

大小:2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3

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_第1页
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_第2页
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读《薛瑞苹班级日志》有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我们二年级啦》心得凤台县实验小学安子娟第一次听看云的课和报告,是在许多年前合肥的一次观摩活动。那时候,对她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她是窦桂梅的好朋友。去年,我准备带一年级了,提前买了一本她的书,叫《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去年在南京现代与经典儿童阅读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上,我再次聆听她的报告,说是醍醐灌顶一点也不为过。她睿智、灵动的语言,她鲜明的个性,她的教育理论以及她对儿童深深的责任感和关爱都让我钦佩之至!我买了许多她的书,其中就有《我们二年级啦》这本。她的语言诗意灵动,她做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非常接地气。质朴中透着

2、哲学之光,亲切中流露着书香温润。正如徐冬梅所说,她的文字中流淌着大气和厚重。我想这一切都与她爱读书和爱思考有关。一年过去了,我仍清晰地回想起她带着班上孩子做“日有所诵”,她带着家长做吟诵,读书。学习回来,我也把这些好的东西带给了我的学生,学生真的很喜欢。“站在台上,我就是语文。如果我们老师有非常好的语言功底,即使满堂讲,又怕什么?学生的语言是听来的,读来的。”这就是有底气的看云。她的“白色朗读”,是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是从儿童本位出发的。她读书的习惯,我也借鉴过来了。一是发声读。二是好书至少读两遍。我也在班级试验过,当我第二次给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学生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3、因为他们知道后面要发生的事情,还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讲故事中。我发现她的每一项好的措施都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并且是被验证有效的。她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天上学书包里都必须装着课外书,作业完成的同学可以看课外书。她做“日有所诵”,她的学生受中外文学经典的滋养,打实了文学底子。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培养读书的种子,自己先做读书人。这是看云告诉我们的再朴素不过的真理。她读的是真正的经典,经典意味着真正的文化的根,是精神的不竭的源。看云曾经写道,语文不光是课。语文更不是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课。语文是“这样的老师”与“这样的学生”一起学习语文时候的独特的生命

4、体验。看云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母语的种子、真诚和趣味的种子。看云的孩子们多么幸福啊,当他们长大成人,回忆在这个小学度过的时光,不会不回想起曾经的那些诵着童谣童诗长大的岁月,那些薛老师讲过的温馨的一个个故事,那些度过的一本本的有情有趣的好书,那些自己写出来的稚嫩的文字。这些孩子他们小身体里孕育着优良的种子。他们会从这里出发,走得很远很远。我们也确实是用她的办法解决了班级的一些问题。相比于她的文字,她的演讲更有光彩。她是有“文字般若”的,有光辉,有穿透力。看云的家长会是很有特色的。她在培养读书型父母。每学期两次家长会,基本开成了读书指导会和报告会。她要求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读

5、书,一起写日记。其实,家庭教育的有效必须从家长自身改变开始,不然就会出现“5+2=0”这样的现象。“紧贴着大地行走。盯着一个班,一个学校。我们的教育生命只有和孩子的生命成长连在一起才是真实的。盯着一个点,做一件事。不要企望爬上一个标杆,指望不朽。点滴的建设才是真实和有效的。”看云的思想给了我很深刻的启迪。务实,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不仅在家庭,对自己,对学生,她也把对生命本身的关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她认为老师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母亲希望给孩子的教育。她带着孩子们诵童诗,读童书,允许孩子们在草地上打滚,孩子们在教室里可以摆弄各种玩具。在看云的开示下,我终于领悟,生命

6、所要的实在不多。追逐外物的我们,去除狂妄,反观内心,才可以得到和谐和宁静。必先有完整幸福的生活,才有真正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必先有清净自由的生命个体,才有真正觉悟自由的民众。再惊天的事业,在时间的长河中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为了我么真正的活过,让我们,回到母语,回到生命,回归童年,回到我们自己。沉浸在这本书中,时而激动沸腾,时而热泪盈眶,收获着震撼和感动。书中记录的是原生态的最真实的教育生活,点点滴滴,细细碎碎,直面教育生活中的一切问题,真实且不空洞。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我的思想得到提升,心灵得到了洗礼。尤其是薛老师汲取自《道德经》的那一份心平气和,那份从容与恬

7、淡,是我追求的境界。她的学生是在书香中浸泡着的,是在经典中滋养着的,这样长大的孩子怎能语文能力不强呢?同时,她对家长的参与教育高度重视而且执着地把它落到实处。下面是她对全校家长讲的话:最完备的教育方式是学校——家庭教育。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互相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学教育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生活雄辩地批驳了那种认为未来属于脱离家庭的寄宿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