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

ID:55416910

大小:2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人教版地理复习: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32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2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阶段Ⅰ城市化发展速度比阶段Ⅱ快 ③该国可能属于发达国家 ④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①资金密集型产业 ②技术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工业化在阶段Ⅲ的变化趋势不同;阶段Ⅱ城市化发展速度比阶段Ⅰ快。第2题,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后,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a、b、c三图,按照时间先后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A.a—b—cB.b—c—aC.c—a—bD.b—a—c4.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是(  )A.广州B.香港C.深圳D.澳门5.图中能显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是(  )①城市人口增多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来源:学科网Z

3、XXK]【答案】 3.D 4.A 5.B[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 第3题,一个区域的城市体系总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发展的。第4题,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是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广州市。第5题,根据图中显示的城市化标志进行判断。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完成6~7题。6.由图判断,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7.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②①【答案】 6.C 7.D【解析】 第6题,由图

4、可判断,③阶段第一产业比例最大,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小,应该处于区域工业化程度最低的阶段。第7题,由图中三大产业结构比例可判断,③处于初始阶段,①处于最后阶段,②④处于中间发展阶段,故D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由以工农业为主到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转变。据此回答8~9题。8.我国要完成工业化(  )A.农业就业比重要上升B.农业就业比重要下降C.城镇人口比重要下降D.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要下降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的差异表现在(  )A.第二产业比重过大B.第一产业比重过大C.城镇人口比重过大D.工业生产规模过小【答案

5、】 8.B 9.B【解析】 第8题,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较大,这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第9题,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10~12题。10.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来源:学科网]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的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6、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11.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1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一大酸雨中心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答案】 10.B 11.A 12.D【解析】 第10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三废”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第11题,结合材料及对生态城市了解可知绿地的面积最大。第12题,环境

7、问题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B、C属于环境污染,D属于生态破坏。城市化进程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归纳,如图所示。读图回答13~14题。图中数字=13.该图反映了(  )A.与城市相比,农村产生径流少B.城市化水平越高,产生径流越少C.城市下水道普及率越高,产生径流越少[来源:学科网ZXXK]D.城市化水平越高,对水体污染越严重14.依据该模式推断,其地区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10年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若年降

8、水量不变,则2010年产生的径流量相当于1970年的(  )A.二分之一B.三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