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9327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7
《201109考试批次《美学》(大作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09考试批次《美学》大作业学生姓名:解优学习中心:广州市海珠奥鹏学号:200910631639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层次:0909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摘要: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所说最早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aestheticizationofeveryday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
2、”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一概念已成为当前最潮流的代名词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日常生活怎么就审美化了呢?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如今怎么就变得如此亲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清楚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
3、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的看法是很不同的,有些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唐代以胖为美,而现代去减肥成风就是典型的说明。 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人们普遍都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或是达官贵人的专利,普通人或者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审美往往并不仅为人类所特有。 审美包括的内容方方面面,可以说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审美,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衣着,建筑、书法、绘画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审美无时无刻无
4、处不在。走在路上,街边的环境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从人的善恶美丑观来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价值。所以生活无处不审美。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能够发挥作用的乐趣。那么应如何培养我们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创造力呢?首先应该从人的心灵开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培养审美的判断能力,这是审美创造的最基本要求:鲁迅先生曾告诫我
5、们,要善于无情地解剖自己,用真善美战胜假丑恶,使自己的心理变得更美好。要不断提高思维认识,建立健康情感,塑造美的心灵,以适应审美的基本需要。其次,要从日常生活中去建立和培养审美的意境,凡事从欣赏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和认识事物。要以扩散思维去想象一切美好的意境和对她的表现开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再次要建立自己必要的审美技能技巧,努力去感受美、鉴赏美,更好地表达美和创造美, 其实,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模糊乃至消失了,特别是借助大众传播的作用,审美普及了,不再是以往那样成为贵族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和美术馆等和日
6、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所,它就发生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如商场、公园、乐园、度假胜地以及美容院、健身房,各种娱乐等场所。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与评价这种现象?有人说这是一种进步,是审美的民主化,也有人认为它是美学和审美活动的堕落。以前也有过关于审美泛化现象的讨论,并出现了泛美学研究,如饮食美学、环境美学、形体美学等。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审美化现象以及它所引发的美学学科反思,跟这种泛美学研究还不太一样。这些所谓泛美学研究基本没有触及到一些传统美学的根基,只不过扩展了美学的研究范围,冒出了一大堆“新兴学科”,而且对于生活审美化的社会
7、文化与历史语境缺少深入的解释。现在似乎要把讨论更深一步,特别是要深入认识生活审美化出现的社会文化语境,大众传媒的关系、它与文化市场以及消费文化的关系。另外必须指出,我们谈论生活的审美化的现象,决不是无条件地为它辩护。这是—个开放性话题。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提法与看法,早有学者在肯定其“面对现实”的积极一面的同时,也不断地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如鲁枢元首先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有机联系,但是价值取向是不同的: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是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的依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是物质
8、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他指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目的,显然并不在于争取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合理性,而是希望确立这种技术化的、功利化的、实用化的、市场化的美学理论的绝对话语权力,并把它看成是“全球化时代”到来对以往美学历史的终结,甚至是对以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