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69622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5-12
《[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燕子》片断赏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燕子》片断赏析《燕子》第一自然段以优美的文字,讲了燕子的形象之美:“乌黑光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凑成……小燕子”。一个“凑”字使燕子的整体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和赞美。但这一自然段是用逗号隔开的一个长句子,而且没有完整地描绘燕子的形象。学生第一次碰到这么长的句子,很难接受,也很难理解。因此,我根据这一自然段的特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时作了如下设计:1、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讨论(小小组进行):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交流、说明理由后,师归纳:是一句话。2、学习“学习提示”,想想告诉
2、我们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学生交流、反馈。3、按“学习提示”的方法来学习第一自然段。(1)、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什么?(2)、作者是从哪几个部分来写的?用“——”划出。(3)、结合课后习题2(1)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4、指导朗读。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在教学中,学生对课后习题2(1)的理解很有创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教学片段如下:师:我们知道了第一自然段写出了燕子的活泼可爱的外形,你认为作者写得怎么样?该怎样来读一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师:你认为这一自然段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好在哪里?(学生说了“凑成”,但不会回答好在哪里)师: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一身乌
3、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那燕子的头呢?肚子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完整吗?(我故意设下悬念,以疑促思)(学生一楞,但立即有几只小手举起)学生张晓艳:我觉得这样写不完整。学生杨平:我认为应该改成“一个小巧的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雪白的肚子,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式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样才完整。学生李冬菊:那还有爪子呢?学生杨平:那再加上“细小的爪子”。(有学生笑)学生吴敏芳:我觉得这样写太罗嗦。师:那你们认为怎样写才好呢?(学生哑然)师: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以读释疑)学生吴敏芳:还是课文里的
4、好,因为作者抓住了燕子的特点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最能体现燕子的特点的。(打破了问题的思维定势)学生俞国权:我也这么认为,燕子小巧的头,细小的爪子和麻雀等许多鸟类都一样,不能体现燕子特点,可以略去不写。(学生通过探讨,自己明白答案,真正理解了写作方法)。学生路欢欢:那么,我们如果写人,也不是每个部位都要写的。(联系平时作文理解很好)师:那么,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各是怎样的?(学生很顺利地找到答案)师:你们说的真好,作者抓住了最能体现燕子特点的部位写,并没有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你能用这种写作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5、,立刻有许多小手举了起来)学生楮伟斌:一顶红红的鸡冠,一个高高昂起的头,一身光彩夺目的羽毛,凑成了骄傲的大公鸡。学生戴月霞: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红的眼睛,一身雪白的毛,加上短短的尾巴,就成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学生钟晨杰:一对灵活的耳朵,一身光亮的毛,加上四条腿,这就是我家的小花猫。学生胡思怡:我觉得他没说出猫的特点,这样说也像在说狗,应该在四条腿前加上走路轻无声。(学生不仅利用写作方法会说,还会评,这真是一大进步。)学生徐晨佳:还可以再加上“几根长长的胡须”,因为猫的胡须也是其他动物少有的。(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一堂课,我自己觉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较充分地发
6、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理解燕子的形象之美中“凑”这一字的作用时,我一开始故意质疑,设下悬念,让学生自己探索,最终明白答案。在学生遇到疑难的时候,我给予适当地点拨,为学生的思维“搭桥引路”,让他们既能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又能打破思维定势归纳出写作的方法,真是一举两得。随后我又创设说话情境,让学生们运用写作方法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投入听说训练中,从而学得更扎实,更灵活,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认为教师只有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投入地读、专注地思。在读、思中,学生找到了与文本
7、对话的途径,进入文本世界,与文本“零距离”接触,实现了与文本的沟通对话,才能产生了个性化的理解。作为“对话”中的首席者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把各自在独立探究中的发现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之间(组里)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第一层次)。然后,组织组际之间的交流汇报,学生在悉心倾听中发现彼此见解的异同,或赞成,或否定,或补充,或重新思考,组际之间、学生(全体)之间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第二层次),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向前推进,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00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