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61545
大小:1.18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11
《(新课标)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课后作业6城市化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后作业(六)一、选择题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的某些特点和功能、但尚未被划为城市的地区,在中国主要指城乡结合部、小镇、乡和非农产业发达的村。据此回答1~2题。1.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郊区大力发展农业B.外来资本的投入C.乡村工业化D.政府规划形成[解析] 半城市化地区是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非城市地区,郊区大力发展农业不可能促进半城市化的形成,A项错误;半城市化地区是自发形成的,不是政府规划建设形成的,D项错误;乡村工业化有利于促进非农产业发展,从而推动半城市化的形成,C项正确;外来资本的投入若用
2、于非农产业,则有利于半城市化的形成,若用于农业相关项目,则与半城市化形成无关,故B项所述不可能是半城市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答案] C2.为促进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B.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投入C.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提高中心城市的吸引力D.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劳动力的均衡分配[解析] 加大对中心城市的投入,会加大半城市化地区与所在区域城市的经济差距,不利于当地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不利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而加快中小城镇的产业发展、
3、加大对半城市化地区的投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有助于改善半城市化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都有利于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答案] C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显示,1992~2012年( )A.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B.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解析] 读图可知,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也比乙城市大,故A、B项错误;
4、图中只显示了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无法进行人口数量的比较,C项无法判断;1992~2012年,甲、乙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均增大。[答案] D4.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 读图可知,20年来,两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增长幅度大,郊区城市化现象突出,故两城市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答案] B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
5、数(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分布图,回答5~6题。5.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解析] 由材料可知,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由图中四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的数值可知,甲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之和最大,且甲区域景观与人文两方面的契合度最高,可推知甲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答案] A6.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大于人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6、( )A.甲区域——景观城市化建设亟待加强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D.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解析] 由图可知,甲、丁两区域人文发展指数稍低于景观发展指数,应适度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乙、丙两区域的人文发展指数与景观发展指数相差较大,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丙区域需加强人文城市化建设。故B项正确。[答案] B德国是人口较稠密的欧洲国家,2016年德国人口总数为8200多万。下表是德国不同规模城市个数统计表,下图示意德国不同规模城市及乡村人口
7、比重。据此回答7~8题。城市人口规模个数>100万的大城市4100万~50万的中等城市1050万~10万的小城市70<10万的乡镇135007.图表数据表明,德国( )A.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进程快B.环境质量下降,城市问题严重C.城市人口比重大,集中在中小城镇D.卫星城市众多,形成城市群(带)[解析] 图示德国城市人口比重为58.32%+32.91%,则体现了城市人口比重大;其中小城镇人口比重达58.32%,人口在5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14个,体现了人口集中在中小城镇。故C项正确。[答案] C8.德国的城市结构与人口
8、分布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有效阻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B.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C.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趋于平衡D.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解析] 图示德国城市结构以中小城市为主,人口分布以小城镇人口比重最大;这种布局与分布,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也有利于资源要素分散到小城镇,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