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

ID:55327679

大小:5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0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_第1页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_第2页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_第3页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几节课的叙述与问题讨论金成梁一、《认识负数》“负数”进入小学数学教材,2001年是第3次。“正数与负数”的概念,是在认识了“相反意义的量”的基础上引进的。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用以往学习过的一种数是不够的。需要另外用某种符号表示两种相反的意义,用来取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形形色色的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如“零上5℃”用“+5℃”表示,“零下5℃”就用“-5℃”表示。前面添上了正号“+”的数,如“+5”叫做“正数”;前面添上了负号“-”的数,如“-5”,就叫“负数”。因此,为了认识正、负数,形成“正数”与“负数”的概念,首先要认识“相反意义的量”。在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中

2、,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本来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随意选择一种意义的量,并用正数表示它,那么另一种相反意义的量就用负数表示,但有习惯用法。如收入和支出,总是用正数表示收入;盈利和亏损,总是用正数表示盈利。“相反方向的量”是“相反意义的量”的一种特例。如第4页例4,“向东2100米”与“向西2100米”是一对相反方向的量,“向南1500米”与“向北1500米”也是一对相反方向的量。对于每一对相反方向的量,我们都可以用正数表示其中一个方向的量,和它方向相反的量则可用负数表示。但例4在一幅图中出示了两对相反方向的量,事实上,像这样的相反方向的量在同一平面内还有

3、很多对,要用数学概念和符号把它们同时、分别表示清楚,仅仅用正数和负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说,仅仅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同一平面内不同方向的量是远远不够的。高中数学将告诉我们,为了表示同一平面内不同方向的量,可以用“平面向量”这样的数学模型。解题时,先要弄清楚题目中有哪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约定:哪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则相反的另一种意义的量就只能用负数表示。有教师在教学中说“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正数与负数”,这不符合事实,只能说“生活中很多地方会遇到相反意义的量”。因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并没有用正、负数表示,仅仅是在同一种数的前面添上了表示相反意义的词语。为了使这种自

4、然语言与符号语言的混合语言转化为单一的数学符号语言,我们引入了正数与负数。总之,形成“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是学习“正数与负数”的关键。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小学生第一次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是在一年级(上册)。教师让学生看一些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长方体的表象。这些表象就成了他们以后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的唯一依据。六年级学生认识长方体,将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跨一大步。从根据表象储备的对照来判断改变为根据一个图形的特征来判断是不是长方体。为了系统地、全面地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首先要弄清楚从哪几方面去研究。当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应该从面、棱和

5、顶点三方面去研究长方体的特征,但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应该从这三方面去研究。为了帮助多数学生想到这一点,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启发:长方形有哪些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去研究的?那么,长方体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去研究呢?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研究和发现可能只是点滴的、不全面的。教师要不断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和被他们忽视的方面,以达到完整、准确的认识。还要告诉学生:长方体的诸多特征中,最基本(可由它引伸出其他特征)的是:由六个面围成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这可以作为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的依据。为了划分出最基本的特征,首先要把握各项特征之间的

6、逻辑联系,以及该组特征与立体几何长方体的定义中表述的概念内涵的等价性。为了认识长方体的每一项特征,学生可能用到了思维水平不同的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弄清自己得出结论所用的方法,并力求使他们学会和掌握思维水平更高的方法。如长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除“逐个计数”和“分组计数”(即“按群计数”)外,还应该教会学生“推算”的方法: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面内有4条棱;共有6个面;每条棱都为两个相邻的面所共有;所以,长方体共有4×6÷2=12(条)棱。关于长方体中顶点的个数可用类似的方法推算。这样,我们就引导学生从运用“数数”的方法提升到运用“推算”的方法。后者实质上是根据长方体

7、的诸多特征的内在联系,由长方体的基本特征推出其它特征,具有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重大意义。为了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对面全等”,教师们想了很多办法:如制作一个长方形纸片,分别与两个相对的面叠合;或者先弄清对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然后,对它们的长与宽分别量一量、比一比,以得出“分别相等”的结论,从而认定它们“完全一样”(即全等)的长方形。诸如此类的方法实质上都是“实验的方法”。在数学探究中,实验的方法只能用于得出猜想,不能作为获得定论的依据。 因此,在得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这一结论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相对的面”。长方体有6个面。对于某一个面来说,都有4个面

8、分别和它有一条公共的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