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

ID:5531073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10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_第3页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数学计划总结之《比一比》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放、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标实验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相对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增强了教师在课程中的自主权。基于这一点,我对讲授过的第一册《比一比》一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一、教材分析  《比一比》是人教实验版教材识字二的第一课。共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图画,再现农家小院的景象,为第二部分词语、第三部分韵文提供直观形象的画面。第三部分韵

2、文由四小节组成,主要通过对农家小院里具体事物的比较,展现农家生活的一个侧面。韵文押韵上口,节奏感强,很适合儿童朗读。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正确掌握多少、大小两对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运用范围,并能学会正确使用。  3.正确流利、通顺地朗读课文。  4.学会新笔画竖钩,在正确的姿势下书写“小”字。  三、教学思路  1.根据目标教学,是我在设计本课时所遵循的重要思路。  2.依据一年级学生课堂上注意时间短、富有好奇心的特点,我在开课初始,就充分表扬和鼓励学生,用“智慧帽”的形式鼓励学生

3、在新课上比一比谁做得最端正、谁上课回答问题声音最响亮、比一比谁的字写得最漂亮,一方面切合课题指出了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随后,以学生向往的“郊游”导入新授,将枯燥的生字教学赋予生活的活力,带领学生来到乐乐家的小院做客,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并注意说话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依靠图片把认字和识字有效结合,将练习说话和识字认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识字认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整堂课以:拼读、开火车读、不带拼音读、反声读、穿插游戏贴图,给小动物和水果找“拼音屋子”“你说我来猜”等多种形式的游戏教

4、学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及时调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  3.本节课的另一教学目标是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新课程提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促进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所以在量词的教学上,我主要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启发点,引导学生理解量词“堆、颗、群”的用法并学会运用。  4.对课文的阅读时,我采取了自由读、男女赛读、老师参与读、拍手读的方式,使学生达到正确、流利朗读的课文目的。  5.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肯定后会

5、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生自己书写中,再次以“智慧帽”激励,让他们能够不自觉的在安静、竞争的形式下完成生字的书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课时,鼓励学生和父母在家游戏“比一比”,促进量词使用的生活化。  此次教学,我重在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上采用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适时倡议,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

6、社会延伸,有望达到叶老曾说的“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但是,课后,纵观课堂程序,仍旧发现许多需要自己去努力和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  1.量词“堆”的讲述上没有区分运用的范围,导致学生出现了“一群西瓜”的错误。另外,在学完《比一比》中的量词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量词,试举例说明(如:一斤黄瓜、一枝铅笔……)。了解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点;体会汉语言在使用上的多样性等等。教学上,不仅仅在于完成给定的教学目标,还要兼顾知识的拓展与外延,从而做到语文学习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2.课文的朗读只达到了流利、通顺,但却缺乏一定

7、的韵律,指导朗读不够充分。只是为了读而读,而非为了欣赏而读。  3.课堂教学的语言还需多加锤炼。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比一比》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加强学习的地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