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doc

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doc

ID:55306380

大小:1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09

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doc_第1页
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南第一寺:南京大报恩寺探源胡晓明在中国佛教史上,南京大报恩寺有着特殊的地位。该寺是江南地区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寺庙之一,这要从其前身长干寺谈起。对于长干寺的历史渊源,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建于吴末晋初,有的说是始于西晋,有的则含混地称其是六朝时的寺庙。其实,《梁书·诸夷传》中对长干寺的历史渊源有明确记载:“先是,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阿育王即铁轮王,王阎浮提,一天下,佛灭度后,一日一夜,役鬼神造八万四千塔,此即其一也。吴时有尼居其地,为小精舍,孙綝寻毁除之,塔亦同泯。吴平后

2、,诸道人复于旧处建立焉。”据此可知,东晋南朝时称为长干寺的地方,先有阿育王塔,孙吴时有尼姑在此构建了“小精舍”。孙吴权臣孙綝执政时将其毁坏,同时被毁的还有古阿育王塔。孙綝执政时间是在吴太平元年至永安元年间,“小精舍”被毁当在此时。因此,至迟在太平至永安元年以前“小精舍”即已存在。据《高僧传·康僧会传》记载,一直被认为江南佛寺之始的建初寺建造于吴赤乌十年。即使从“小精舍”存在时间的下限来说,它与建初寺也算是同一时代的寺庙。只不过建初寺是在孙吴政权支持下建立的大型寺庙,而由一般僧尼所建造的“小精舍”,自然无

3、法与之相提并论,故其名号不显。从历史沿革来说,谁也不能否认它与长干寺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还只是从寺庙出现的时间来说的,如果从更早存在的阿育王塔来说,则长干寺的历史则远在建初寺之前。因此,与长干寺一脉相承的大报恩寺的确是南京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寺庙之一。曾被误认作大报恩寺前身的建初寺,在江南佛教传播史上无疑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它是佛教传播得到了孙吴统治者认可和支持后建立的首座寺庙。当初,康僧会“杖锡东游”至孙吴都城建业,其胡人奇特的形貌和布道设像行为,引起孙吴统治者的警惕,甚至视其为“矫异”,故被孙权召去诘问。

4、当康僧会利用佛舍利的神力征服了孙权以后,孙吴统治者反而成为推动佛教在江南传播的重要力量。佛教的早期传播也为佛寺的建立创造了可能。日本学者木田知生说:“康僧会赤乌年间到达建邺,建造‘建初寺’之前,佛教沿着北方路线业已传播到孙吴领地,佛经的翻译活动也逐渐正规化。就是说,即使当时孙吴地区就建有佛寺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或者说当时已有佛寺存在可能更近实情。”在《江浙早起佛教考——“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中,木田十分肯定地指出,在建初寺之前,孙吴统治区已有佛寺存在,只不过这些佛寺应当都像长干寺的前身“小精舍”一

5、样,在当时名号不显,不见于经传。笔者认为,正是这些“小精舍”在江南社会的先期存在,奠定了建初寺建立之后“江左佛法遂兴”的真正基础。世易时移,孙吴时期名号不显的“小精舍”和古阿育王塔,两晋时不仅塔寺逐渐得到恢复,称为长干寺,更由于东晋时在古阿育王塔旧地发现了佛舍利,长干寺的地位日益得到提升。南朝梁天监元年,梁武帝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改建,改建后的长干寺“堂殿楼阁,颇极轮焕”,并改称曰阿育王寺。隋灭陈后,长干寺遭到破坏。直至北宋大中祥符年间,长干寺得以恢复重建,宋真宗天禧二年改称天禧寺。天禧寺在元末战火中遭到严

6、重破坏,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下令重建。不幸的是,重建的天禧寺在永乐六年又遭僧人焚毁,以致寸木不存。永乐十年,朱棣决定以皇家制度重建该寺,并以报恩寺名之。这次重建规模更大,历时也最长,直至宣德三年方才建成。重建后的报恩寺,规模宏大,塔殿精美绝伦,尤其是其九层琉璃塔,被誉为中古世界之奇观。此后的明清两朝四百余年中,南京大报恩寺走过了它最为辉煌鼎盛的时期,直至湮没在太平天国运动的硝烟中。(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