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300808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09
《英语计划总结之高考英语备考复习计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英语计划总结之高考英语备考复习计划 根据近三年来英语试题的趋势:开放性、大容量、灵活思维是主流;考查内涵、生活常识和民族习俗的考题为发展空间;考悟性、考速度、考信息量、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材有所加大。因此,我们英语教师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思路、高效的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学措施,来保障高三英语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一贯坚持听、读、写教学不放松,并将其自始至终贯穿于高三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 一、明确复习目的,理清思路 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明确目的。高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2、,形成了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高三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必然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多年积累的、系统化的、活化的知识的测试:大量的知识考查通过能力测试得以实现,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例如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学生复习时没有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就理解不了解构复杂的句子,看不懂篇章内容,这又如何能正确地解答试题呢?同样,做“书面表达”试题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就谈不上正确的英语表达,怎么可能写出通顺的英语短文? 然而,
3、高三复习不应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强化,而是一个再学习、再认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过程,在短暂的高考复习中应该兼顾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复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而网络化的知识更便于运用和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经过对所学的教材进行层层挖掘才有希望把知识形成网络。这对其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迁移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并在应考中运用自如。 二、教学与复习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阶段,四个半月(7月中旬-12月下旬) 内容:高三全一册,共16个单元。 时间:7月16日-8月中旬 完
4、成1-4单元, 9月1日-10月中旬 完成5-10单元, 10月中旬-12月下旬 完成11-16单元,迎接县期末考试 要求:结合课本内容,穿插进行听力、阅读、写作的训练,并安排每月一次综合测试。 第二阶段:系统复习阶段,四个月(12月下旬-3月下旬) 内容:高中课本复习和语法专题复习。 时间:12月下旬-2月中旬,完成高一课本的复习; 2月中旬-3月下旬,完成高二、高三课本的复习。 要求:以词汇、句型、语篇、语法归类复习为主。语法内容包括:句子种类、词类、定语(宾语、同位语、主语)从句、状语从句、非谓语、主谓一
5、致、时态、语态、倒装、省略、虚拟语气、it(形式主语、形式宾语)的用法等。 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 1、“死”去“活”来。死的东西记多了,就能活学活用了。 2、夯实基础。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确立狠抓基础的教学思想,采用听写、甚至单词填空、造句、翻译、句型转换、阅读、写作等不同方法,对英语的基础词汇和语法内容进行逐一突破,不留疑点。 3、循序渐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教师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对整体教学内容和单个教学项目都要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组织教学,并且关注
6、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4、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使班级学习气氛更加浓厚,形成良性互动。 5、精讲精练。同时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法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三阶段:综合语用能力提升阶段,两个月(4月-5月底) 内容:题型专题复习、查漏补缺;综合训练。 时间:4月初-4月底,完成题型(六个)专题复习,查漏补缺; 4月下旬-高考,综合训练及信息处理、模拟考试 强化高考题型训练,掌握科学解题技巧。 1、教师方面:要将听力、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
7、错、书面表达等专题进行交替教学,选题要有典型性、针对性,教学过程重在答题方法及技巧的点拨。2、学生方面,要适时地查漏补缺,建立错题集。3、及时的教与学的反思。 要求:1、注重语篇,体会内涵,切忌熟视无睹。语篇是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在教学中不仅要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知识视野、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推理判断、准确做答的应试能力,还要注意语篇中的文化内涵。高考常将熟词生用,我们在复习时也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切不可“纸上谈兵”,更不能“走马观花”,对常用词汇的内涵视而不见。 2、精读巧练,多管齐下,收事半功
8、倍之效果。高考英语复习教学应做到“精”字当头,多管齐下,精选材料,抓住课堂,坚持以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多听多记、精读巧练为途径,以注重应用、提高能力为抓手,从战略的角度统筹考试大纲和知识体系,避免走“费时多、收效低”的弯路。 三、夯实双基,构建知识网络,发展能力 近年来高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