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ID:55276967

大小:3.0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5-08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知录》三则“经世致用”这一概念中,“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侧重“形而上”;“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侧重“形而下”。“经世致用”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优良学风。特别是它在明末清初和近代的大动乱时期达到高潮,反映了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亡和百姓大众的疾苦的品质。在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今天,更应大力提倡和继承发扬这种务实精神。“经世致用”作为一种学术传统由来已久。宋代的叶适、陈亮,明末清初的顾

2、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清末的魏源、龚自珍等人,都是这方面的代表。明朝灭亡以后出现的“经世致用”思潮,具有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的倾向。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早期启蒙思想家,通过总结明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深刻认识到“理学”空谈心性命理的危害,力倡“学以致用”的务实精神和“以实为宗”的学风。随着清朝的政治日渐腐败,社会矛盾更为尖锐,而西方列强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和入侵,面对严重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魏源、龚自珍、林则徐等大批仁人志士又重新倡导“经世致用”,使清代学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梳理文言知识,理解重点

3、文言词语、文言句子的含意。2.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文须有益于天下”、求真求实的思想。3.体会文中“经世致用”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经典原文9 《日知录》三则◎走近先贤行己有耻,博学为文——顾炎武1.生平简介顾炎武(1613~1682),汉族,江苏昆山人,初名绛,字忠清,清兵南下时,改名为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著名思想家、史地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顾炎武生于明末,深切地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楚,坚决反对清朝入主中原,积极参加反清复明活动。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嘱他

4、“无仕异代”,他终生遵之。当大势已去-19-,故国恢复无望之时,他洁身自保,多次拒绝清廷的诏举,以死为誓,不复出仕。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侧重经学的考证,考订古音,分古韵为10部,他是清代古韵学的开山鼻祖。2.主要成就一生写了三百七十卷著作,以《日知录》《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三大著作最为出名。3.地位影响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创一种新的治学门径,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思想家;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5、。他被称作是清朝“开国儒师”、清学“开山始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地学家、音韵学家。◎背景呈现北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全盛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哲学。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题目出自儒家经典,也沾染上了理学的味道。顾炎武反对理学家一味推崇形而上之“道”而轻视形而下之“器”。他以孔子学琴的故事为例,说明“非器则道无所寓”,就是说,“道”要借助“实体”来表现。所以,他治学弃华就实,不为空言。举凡典章制度、郡邑沿革、天文仪象、河漕兵农、赋役屯田、军事边防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领域,都是他关心的焦点。这

6、充分体现在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两部巨著之中,而后者为作者花30多年精力著成,尤为精湛。◎国学链接[文学常识]《日知录》《日知录》是17世纪中叶我国知识界一部足以反映时代风貌的学术巨著。1.成书过程《日知录》是顾炎武花了30多年心血完成的读书笔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日知录》于1670年初刻于淮安,8卷本,取“日知”二字,反映了顾炎武治学之认真。顾炎武认为,知识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既要坚持刻苦读书,又要通过实地考察增长见闻。2.内容《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

7、三十二卷本《日知录》有条目1019条(不包括黄侃《校记》增加的2条),长短不拘,最长者《苏淞二府田赋之重》有5000多字;最短者《召杀》仅有9字。这与作者立志学术创新有密切的联系。潘耒把《日知录》的内容大体划分为八类,即经义、史学、官-19-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则将全书分作十五类,即经义、政事、世风、礼制、科举、艺文、名义、古事真妄、史法、注书、杂事、兵及外国事、天象术数、地理、杂考证。3.价值影响《日知录》体现了顾炎武研究学问的态度和方法,是对明朝空疏学风的反对,对清一

8、代学风的转变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常识]古代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