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磁场》单元测评B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测评B新人教版选修3-1(高考体验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其中第1~4题为单选题;第5~8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2014·课标全国Ⅰ)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
2、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的方向既与磁场方向垂直,又与电流(或直导线)方向垂直,A项错误,B项正确。由安培力的大小F=BILsinθ可知,C项错误。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有效长度不一定为原来的,D项错误。答案:B2.(2014·课标全国Ⅰ)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3、( )A.2 B.C.1D.解析:设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为B1和B2,由题意可知,粒子在铝板上方与下方的运动半径和动能之比分别为r1∶r2=2∶1,Ek1∶Ek2=2∶1,又r=,Ek=mv2,可得B=,故B1∶B2=∶2,D项正确。答案:D3.(2013·课标全国Ⅰ)如图,半径为R的圆是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横截面(纸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的粒子沿平行于直径ab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射入点与ab的距离为。已知粒子射出磁场
4、与射入磁场时运动方向间的夹角为60°,则粒子的速率为(不计重力)( )A.B.C.D.解析:作出粒子在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的运动轨迹如图,连接MN,根据粒子射出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的夹角为60°,及MP=,得出各角的大小如图所示,粒子的出射点必与磁场圆的圆心等高,四边形OMO’N为菱形,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R,根据qvB=,得v=。答案:B4.(2014·安徽理综)“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
5、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B正比于( )A.B.TC.D.T2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半径r=,得B=①;又Ek=mv2∝T(T为热力学温度),得v∝②。由①②得B∝。即在被束缚离子种类及运动半径不变的条件下,所需磁感应强度B与成正比。故选项A正确。答案:A5.(2013·课标全国Ⅱ)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6、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解析:电流能产生磁场,说明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A项正确;为解释磁现象的电本质,安培根据螺线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项正确;恒定电流附近的固定
7、导线框,不会产生感应电流,C项错误;楞次通过实验,得出了楞次定律,D项正确。答案:ABD6.(2014·江苏单科)如图所示,导电物质为电子的霍尔元件位于两串联线圈之间,线圈中电流为I,线圈间产生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与I成正比,方向垂直于霍尔元件的两侧面,此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流为IH,与其前后表面相连的电压表测出的霍尔电压UH满足UH=k,式中k为霍尔系数,d为霍尔元件两侧面间的距离,电阻R远大于RL,霍尔元件的电阻可以忽略,则( )A.霍尔元件前表面的电势低于后表面B.若电源的正负极对调,电压表
8、将反偏C.IH与I成正比D.电压表的示数与RL消耗的电功率成正比解析:由左手定则可判断霍尔元件中电子的受力方向向里,电子向元件的后表面聚集,故霍尔元件的前表面电势高于后表面,选项A错误;电源的正、负极对调时,线圈中及霍尔元件中电流方向均反向,电子的受力方向不变,仍是前表面电势高于后表面,故电压表不会反偏,选项B错误;由并联电路电流分配特点可知,IH=I,IL=I,有IH∝I,IL∝I,选项C正确;因B∝I,IH∝I,所以UH∝I2,又RL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