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5254760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07
《苏教版必修三《秋水》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秋水一.填空1.庄子名,战国时期蒙人,大体与孟轲同时或稍后。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是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并称“老庄”。2.《庄子》一书,现存篇。其中七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十五篇,十一篇,有庄周门人及后来道家的作品。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笃于时也。二.重点字词百川秋水时至泾流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不辨牛马旋欣然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野语始旋其面目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子之难穷则殆矣大方之家三.重点句子翻译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2.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2、我之谓也。4.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四.基础知识运用1.古今异义(1)百川灌河 古: 今:(2)至于北海 古:今:(3)于是焉 古: 今:2.词类活用(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者:(3)顺流而东行:3.通假字(1)不辩牛马:(2)泾流之大:4.一词多义始河伯始旋其面目见不见水端始吾弗信见笑于大方之家闻闻道百面东面而视少仲尼之闻伯始旋其面目若望洋向若而叹少少有大志以为莫己若者少仲尼之闻之泾流之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
3、义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今我睹子之难穷也而顺流而东行东面而视望洋向若而叹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五.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的含义是什么?2.河伯为什么会骄傲自大?最终的结果怎样?你怎样看待河伯的?3.河伯说的话包含那三层含义?4.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5.河伯最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我们来看“海纳白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6.写出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再写出出自《庄子》中的三则语言故事?六.课外扩展阅读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
4、①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④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迭也。”行者服而退。[注]①行者:过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④术:方法。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农夫耕于田 于:(2)欲速则不达 速:(3)行者服而退 服: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3.翻译下列句子。(1)
5、甚矣,农之惰也!译文:(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译文:4.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5.文中的行者与河伯有哪些相似之处?七.先秦诸子表阶段作品作者基本思想艺术特点春秋之交《论语》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仁为核心中庸、礼德治教化,凝炼简括警策诫人 《墨子》墨子及其弟子兼爱、非攻维护手工业有说服力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老子》李耳本人相素辩证法简括有韵宜于诵读战国中叶《孟子》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人主张仁政以民为本长于议论,富有气势,感情强烈语带锋芒,鼓动性强 《庄子》庄子及弟子虚无清静顺其自然放荡不羁善用寓言,想象奇特,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战国后期《荀子》荀况本人人定胜天质朴简约,善
6、用比喻,结构谨严 《韩非子》韩非本人兼道儒法选择前期法家思想善用寓言,巧设譬喻,深刻明切,锋利无比严峻峭拔八.写作连接信心让你变得杰出 乞丐坐在画家工作间的马路对面。透过窗户,这位为他画像的画家为这个屈服于生活的压力、灵魂的深处透出绝望的人画了一幅脸部肖像素描。他不拘泥于形似,而是做了几处重工的改动。他在乞丐浑浊的眼中加了几笔,使双眸闪现出追求梦想时的倨傲不羁;他拉紧了这个男子脸上松弛的肌肉,使之看上去充满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当作品完成后,他把那个穷困潦倒的人叫了进来,让他看那幅画。乞丐并没有认出画上的人就是自己。“这是谁?”他问画家。后者笑而不语。接着乞丐看到画
7、中的人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犹豫着问道:“是我吗?画中的人会是我吗?”:“这就是在我眼中的你。”画家回答道。乞丐挺直了腰杆,说:“如果这是您眼中的那个人,那他就是将来的我。” 即使是乞丐,身上也存在着杰出的品质!不要再默不作声了,你应直起奋进,竭尽所能迈向成功。(顿悟)九.《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