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

ID:55217922

大小:4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5-05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_第1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_第2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_第3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_第4页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论文提交时间:2013年11月20日教育目的与学校课程的关系一、对题目名称解读:教育目的是教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教育工作中占着重要的位置。教育工作者要按照教育目的去计划自己的工作,受教育者要以教育目的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社会各界应按照教育目的的来检查教育部门的工作。教育目的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和学校的各项工作来落实。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而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课程是人

2、才培养蓝图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基础,它规定了学校教什么和学什么这样一个基本问题。课程及其顺序构成了学生达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容体系。二、研究背景随着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职业的变化、技能的发展等愈发加快,“知识技能的获得”这种单一化目标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变革的要求,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显示其对于未来公民的重要发展意义。越来越多的课程学者开始从培养“整体的人”这一视角深度勾画人才培养的目标框架,并进而从课程结构、课程组织等诸多方面对如何培养完整的人、如何解决知识技能与能

3、力素质相互割裂的痼疾等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建议。课程是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与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它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整体价值取向与理想诉求。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各种学习经验,是教与学各种活动的总体及其过程。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关系中最重要的媒介,是实现国家教育目的的核心。三、文献综述建国以后,在教育目的方面曾经历了几个阶段,有过几种表述。第一阶段:解放初至1956年《共

4、同纲领》里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这个阶段里,教育以为建设事业服务,学校以培养建设人才为目的。受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曾把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其着重点在于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这一阶段,我国经历了两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1952年)确定的方针是“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联经验,建设新。这次改革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为适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与改变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

5、结构单一、学生掌握知识片面性等问题,我国又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1957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整顿、巩固和发展中小学,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有计划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为教师编写专门的教师参考用书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全面发展”理解为“门门功课都五分”。学生为追求“门门五分”影响了个性特长的发挥。为纠正这个偏向,一些同志主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是全面发展的又是有特长的。这就涉及到要不要修改教育目的的问题,在教育界引起了争论。第二阶段:1957年至

6、1966年1957年,系统地阐述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发行完成以后的全国形势和面临任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随着1957年我国教育目的的转变,教育部又进行了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经历了调整时期、大跃进时期及调整与反思时期。调整时期强调知识教学和劳动教学有机地结合;大跃进时期改革的主题是缩短学制年限、精简课程;调整与反思时期主要对上个时期的教育改革进行相应调整,制定并颁布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起草并编写了第四套全国通用教材。

7、这个阶段的课程改革主要受联教育与教学的影响,模仿痕迹明显;由国家控制课程管理与编制,统一科目与容,课程结构单一;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但全国统一的课程容推行过程中困难重重。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目的仍用在1957年提出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提法,但实际上已作了实质性的修正。“文化大革命”期间,知识分子是被改造的对象,颠倒了理论是非,教育界讳言教育负有培养知识分子、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任务。第四次“文革”时期课程改革(1963年-1976年)“文革”前期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改变教材容过深、过难问

8、题,1963年人民教育编辑出版了第四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强调了“双基”,并适当反映了科技新成就。随后“文革”爆发,课程改革停止,革命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课程。第四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华人民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