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堂上教师如何关注学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上教师如何关注学生课堂是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的主要渠道,是师生两个人的舞台,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主阵地,是在教师引导下促使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教师关注的对象无疑就是学生了,教师如何关注学生才能促使学生在每一节课堂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学有进步,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在听课中对一个中等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实录: 师:上课老师让学生自学例题,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生:认真观察、并把主要步骤
2、用笔画出来。学习态度很认真。 师:接着老师让学生站起来总结步骤,之后就让大家按照这样的步骤做两个解方程题,并让两个同学上黑板做。 生:开始认真做题,第一题做完后停下来不做了,我很纳闷就问她:怎么不做第二题呢?她开始接着做第二题。 师:老师请另外一个同学站起来评价黑板上的题,并指出问题,同时把去分母和去括号的易错点又讲了一遍,接着又让大家开始习题训练。 我拿过这个同学做的题一看,两道题都是去括号时的错误:括号内第二项没有和系数相乘,也就是漏乘项了。但是这个学生自己却没有看出来,我指给她看,
3、她终于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急忙去改,我制止了她,以下是我和她的对话: 这样的错误以前出现过吗?出现过。出现的次数多吗?多。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反复出现?老忘记。你每天会忘记吃饭吗? 学生显然没有想到我会问这样的问题,一时窘住了,我接着说:每天吃饭是身体的需要,当然要记住,身体好了才能更好的需要;而每天学习知识是精神的需要,只有每天都不断学会新知识,才能从内心体验到幸福。不能用心学习新知识,精神也会慢慢饥饿,杂草丛生。你每次学习新知识能这样去想,又怎会忘记呢?以下是学生听了我的话的表现:她急忙把第一题改
4、过来,又去仔细检查第二题,并把错误快速改过来。然后迅速开始做老师刚布置的4道题,又接着做老师训练的6道题。最后又开始做作业题。在她做作业的间隙,我拿过她的课堂练习本看了她做的十道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全部正确。这时我问她:你做的对吗?大概对吧。准确一点,对还是不对,有没有错的。学生又仔细看了一下,肯定地回答:没有错的。我笑着对她说:你做的全对。并在她的题下边批了两个大大的100分。这时我问她:你以后还会忘记去括号、去分母乘系数吗?我再也不会忘记了。 最后做完练习题老师让同桌两个对改,她一眼就发现了同
5、桌去分母时等号右边没有乘最小公倍数的错误。她的同桌这节课显然没有掌握解方程中的易错点,也就是说仍然不会解方程。这个同学之所以全部作对了题,完全是由于我对她的过分关注,由此看来,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关注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教师应让全班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老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尊敬的人,是掌握着学生在校命运的人,是学生崇拜的人物,老师对学生的关注无疑会为学生注入学习的动力。当一个人能感觉到自己崇拜的人关注自己时,其隐藏在心底的潜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老师关注学生的方式是
6、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一个轻轻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何种形式,只要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都会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一种幸福,从而产生无穷的动力。我所观察的这个学生一节课没有举过一次手,没有上过一次黑板,老师也没有看过她一次,更没有看过她做的题,甚至连一个斜视的眼神都没有。试想,一个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长期处于这样一个被遗弃的环境中,她健康成长的成功率有多大,还不用说她屡次出现的错误一直不能得到纠正而最终形成了的错误习惯会为她学习上带来怎样的打击! 其次教师要多关注中
7、下等学生。课堂上在关注全体学生的前提下,教师要把自己的视角和言行多在中下等学生身上停留一下。有一个关于木桶的原理,致使木桶跌倒的往往是最短的那根木头,同样的道理,导致教学效果出现不良现象的也往往是学习最差的学生。优等生一般不会在易错点和易混点上出现很大的错误,他们训练的重点应该是思维和能力的挑战,而中下等学生则不同,他们往往对每节课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掌握,更不能很灵活地加以运用。因此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为了每一个高效率的课堂,为了学科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都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下等学生身上。 第
8、三,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容易出错和易混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中都有相对的难点、易混点和易错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预计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充分估计哪些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反馈补救。上面的这节数学课中的去括号的漏乘相和去分母的系数不乘最小公倍数,这两个问题都是学生中极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就应作为本节重点逐个检查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这节课虽然老师也设计了很多类型的训练题,但由于对学生做题的情况